今天发文,不是因为感悟,是单纯的想把自己解剖。
我一直是个自卑的人,我也配得上这份自卑。
从小的时候就很孤单,因为根本就不会和人相处,我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
我说,我配得上这份自卑,真的是我太烂了。
一个人的品性是从小就能看出来的,一直到了我们大了,掩藏着自己,小心翼翼,但是终会显露出来。
我的孤单,来源于我的家庭。我的灰暗,来源于孤单自闭。
从我开始记事起,或在记事之前,心中就烙印着父亲喝醉酒后的种种。父亲醉酒回家,骂,让我跪在墙角,随后雾蒙蒙的血遮上双眼,剧烈的疼,嚎啕大哭,被拎起,从屋里顺着窗户被抛出30米远,还好是那天下雨,有汪泥坑,被呛得,被打得不能动上丝毫,漆黑,不能呼吸,想睡……
我的童年,是在毒打中度过的,每每父亲喝醉酒回家,我都十分害怕。但是我一个小孩子,根本就没有办法,我只能被打得满身伤痕。
这样的家庭毁了我属于孩子的美好童年,我没有朋友,我也长得很丑。所以,我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孤单,也越来越心理扭曲。
最可怕的是,我当时认为错都在我。当一群孩子在欢闹,我却只能远远地观望的时候,我心里是多么渴望跟他们一起玩耍呀!后来,呵,后来,我用了一种方法,让自己再也不能和小伙伴们交往了,他们把我看成异类。
我为了自己能和他们融入,想了很多方法也用了很多,但是都失败了。后来无意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成为伙伴中间的小丑,我靠这点,我变得受欢迎了。
成为了小丑,虽然受到了欢迎,但是我并不想要这种欢迎,因为我的出现就是出丑笑给他们看,人们都说"原来山是这样的人啊。"我心里纵使难过,想反抗澄清,却摆出猴相,又弄的伙伴们啼笑皆非。
但是这样,不仅仅没有让我融入进他们,他们反而把我当成了异类。以前做游戏的时候还会叫上我,我当时觉得自己玩不好,就不参加。当了小丑之后我以为自己有资格成为他们的一员了,可以跟他们玩耍。但是,我却永远的被排除在外,因为他们觉得我是个废物,异类,根本不配玩这样"高档"的游戏。
真正的孤独不是不合群,是我明明在群体中,却没人能了解你。这不是最孤独的,最孤独的是不仅没有了解,还错误的了解。在孤独中,我的童年就这样一天天结束了。
我知道,错不存在于伙伴们,也不存在于我。
那错存在于哪里?
可是,我说了这么多,我说错不在我身,不在别人身,错在家庭,我又能改变什么?
人生的路很长,不要因为曾经的你而把现在的你毁掉,你在每一刻,都是新的你自己。
那些日子虽说不堪,我又无法改变。我写下,并非为了发泄自己的幽怨,我从没怨过父母。有时言语伤了父亲的心,我知道我带着恨,但是我心底是爱他的,他为家付出了一辈子,埋没了自己的抱负,失去了为己的欲望,放弃了自己的一切,我又有什么理由去恨他呢?
是书和四个人改变了我的一切。
我看过《母亲》高尔基在书中写道:"爸爸时常打你——我现在才明白,爸爸是在你身上发泄他的痛苦,他生活中的痛苦。这种痛苦压在他的背上,可爸爸却不知道,这种痛苦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
第一次读是十五岁,不明不白,第二次读,18岁,才看懂其中。
后来我看了《原生家庭》其中推荐这样写道:
你的所有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
内心充满痛苦的人,只要能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们的痛苦就会减轻很多。
并且,这个道理的核心是,你那些灰暗的、一直以来难以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纳、似乎根本无处安放的感受,其实就是来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是来自你与父母的关系。
这是一个真相,我们必须尊重的真相。
父母是伟大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是我们文化一直所宣导的,经过两千多年一以贯之
的宣导,孩子对父母的孝道就成了一种“非如此不可”的教条。
在这种教条之下,你的那些灰暗的感受将无处安放。
看完了这本书后的几个月,我竟大病了一场,那年18岁。
父亲以为是外科,我当时也不知道,到底是病还是什么。
病好了,我的性情大变,这种性情不是外在,而是内心。
改变不了家庭,改变不了出身,但是我可以改变我自己啊!我心里这样想。
一个人用什么心态去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会如他心中一样回敬他。
我生来不是悲观者,只是压抑了天性。
那是没有朋友的一天天,那是蜷缩在角落里的一天天,那是极度害怕醉酒后的父亲的一天天,那也是抬不起头来的一天天,小丑的一天天。
但是,这样的日子我都度过来了。还好我有两个亲姐姐;还好在绝望和颓废灰暗中,我有了第一个能叫的上朋友的朋友;还好我有了第一个精神依靠。
记忆,是极端且虚幻的。在大人看来暴打了一顿心很快就愈合,但是对孩子来说,却会是伴他一生的伤。
但是我该感恩这一切,痛苦灰暗甚至是孤独,都会让我的生命更加坚韧,虽然我很敏感,但是我跟《人间失格》的作者就差了太多了吧!至少,父母虽然爱的方式有错,但是他们是爱我的!
献给曾经颓废,邋遢,无精打采的我们。现在生活在灰暗世界中的你,一定要记住这样一句话:阴霾终会散去,黎明终会来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