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浅谈一下关于书画的鉴赏。近现代中国山水画大家陆俨少曾论画为修养时说:我自己有个比例,即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
宛翁的这段论述主要讲了文化的重要性,艺术的好坏最后都是文化底蕴的比拼。
早在南齐的时候,谢赫就提出了“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你要达到这些标准了,也就说是一幅好画了。气韵生动居首这点最重要,后5点都是技,都是可学的,只有气韵生动是不可学的,他是文化内涵的自然流露。只要你有深厚的文化积累,你笔下才会自然流露出的那股气韵。例如谢老的花鸟你可按图细仿,但你没有谢老的文化底蕴,就是再像,那股清雅之气你是永远出不来的,也就到不了他艺术的那种味道。还有如民国的书法,鲁迅,周作人,于右任,吴昌硕,茅盾,胡适,郁达夫,沈从文,钱钟书等等,他们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书法都有自己独有的金石或书卷之气韵,形好仿,这气韵很难仿。有的当代很有名的书家,外面仿字很多,很像,真迹很贵还有很多人追捧,真正是无脑的太多,这种字就根本没有文化的附丽,很“燥”,没内涵,用笔有放无收,仿字又多又像,是啊 ,都一样没文化才写出那么相像的字,只图虚名以后吃药会是大概率事件。(真正的大师必有异于常人,细微高深之处是仿不到的,如有很多几可乱真的仿作 ,你觉得他的艺术还真那么值得收藏吗?)
只有以作品的质量论才会是在艺术品收藏上的唯一坦途。现当代互联网艺术平台的兴起,再不是几家把持话语权的时代了,群雄逐鹿,收到好的,价没啥炒高的,以后的机会多的是,时间会是最好的鉴赏师,历史会是最无情的裁判员,留下的只能是好的作品而不是虚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与大家分享交流,欢迎批评指正。(还有一事遗漏:据查王羲之当时的官职是浙江省某市某县某乡民兵营付营长,不到乡常委)
浅谈书画鉴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