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围城中的方鸿渐关于教育的一段论述: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其实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是很成功的,不是你想成为什么人,就能学成什么样子。而是统治者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换一个角度讲社会的稳定,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的教育制度。学校教育从来就是政治目的很强的社会性活动。
当然不是说学校教育不好,而是应该客观的认识,更高的视角去观察学校教育。分清概念很重要:学习从来都不只是在学校才叫学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教育资源从来就是不公平的;
认清学校教育的本质很重要,这对我们教育下一代非常重要。为什么说三代人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因为家庭教育才是重点,孩子耳濡目染的,最亲近的,也是他最愿意跟随去学习的是父母,是爷爷奶奶,甚至是祖父祖母。而家里长辈如果每天弹钢琴,每天看书,每天健身,时不时的有高屋建瓴的观点。甚至走亲串户,都是这样的氛围,下一代怎么可能不受影响。
所以说父母的高度才是孩子的起点。你没必要要求孩子变成人中龙凤,因为你是他的起点,有的人一辈子追求的确实别人的起点,过好自己,活在未来才是正确的路,那自己的未来与牛人的今天比较。因为教育,资源,社会分工,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存在,拿你的未来与别人比,才是最佳策略,不至于迷茫甚至前功尽弃。
相信坚持的力量,且不要追求及时反馈,要懂得延迟满足。因为一切优秀的品质,都需要去用时间去浇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