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选择写作也许是偶然,可坚持写作却是必然。当我决定重拾素笔,我这样对自己说。
关于写作这件事于我的渊源,我其实说不太清楚,可能是中二年代在被窝里偷看郭敬明,把小说里的故事主角代入到自己身上,在少女心思弯弯绕的时代总觉得自己是不同的。
与众不同,至少与大部分人都不同。
这种自以为是的不同,会被同学朋友嘲笑多愁善感,或者文艺腔。很难分清这其中的意义,但是时间够久了,这种腔调开始延展,变成一株爬山虎,攀爬进我的生命里。
大学快结束的时候,百无聊赖之际在微博看到简书的推荐,从注册账号到真正动笔写下第一个字,再到当时的官方专题推荐,鬼使神差的,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毕生的使命。
我尚且浅薄的人生竟然敢用这么宏达的词汇形容,毕生的使命,一辈子都要去做的一件事,至少到这一刻,我已经想不到还有比写作更能吸引我的事。
这当然也是在无数现实的巨浪里翻滚,身体被碎石打磨,被渣子碾轧,被海水浇透,才得出来的珍珠一样的认知。
02
在经历无所畏惧的写,不敢写,害怕写,和还是要去写的心理过程后,从前那些在意的事情都变得虚妄。
热爱是不够的,坚持热爱才是。
如果写作是一把利剑,我愿意用它劈开现实的荆棘丛生,劈开世俗偏见的嘲讽,劈开阴霾与迷雾,沼泽与泥沙,把这热爱放飞在山巅和荒原之中,让它代替我去往繁华闹市,去往炊烟人家,去往市井民众。

等到我离开这个世界,我的文字还会让一些人记得,哪怕人不多,也足够它停留,就像我还在。
创作非易事,被人记得更是,看过别人写要保持刻意练习,让写作成为你的习惯,这之后才能惯性输出。
03
有效输出的前提是输入,不断的输入,看过的书,做出的思考,对周边和自我的感知,对写作的敬畏,都是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付出。
你甚至无法预判这些付出能否有回报,可是我明白的,热爱就是一直付出,希望回报,静静等待。
就像种一颗会开花的树,从选苗到买土,静心培育,平衡你的时间,浇水施肥,补充养分等她长大,等她开放。
过程漫长复杂。
就像在简书日更,我希望我种的树也有开花的一天,我能见过她破土而出,从含苞到怒放的过程,然后告诉许许多多在写作这条路上默默坚持的人们,你们看,这是我的花,我可以那你们都可以。
日更的文字篇幅可能不会太长,一千多字为主,适宜简便快速阅读,会写杂文、散文,或者读书笔记之类。
04
以及我一直羞于启齿的小说,她在我心里翻越过无数个春夏秋冬,时间足够多的时候她可能就要长出来了。
在这里日更是对自我的挑战和坚持,没有一篇存稿的我,现在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临阵前的磨枪,它也许不过锋利,但我保证足够真诚,虽然真诚并不代表阅读美感。
如果我的这些真诚能被你看到,那也是我的小小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