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反面是具体」这是我昨天听到的一句话,我多年以来就是一个长期焦虑的人,躺不平卷不赢,甚至恋爱关系的依恋类型都是焦虑型。
我想打破这种没有成果的负面状态,为此读了一些书,比如《不完美主义者》、《自我的诞生》、《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摆脱精神内耗:为什么我们总被内疚、自责和负罪感支配》等等。
也有鼓励型的,比如《高敏感是种天赋》、《你的敏感,就是你的天赋》、《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
我目前得出的结论是:
先不遗余力地顾好身体健康、生理需求,比如困了就睡,累了就躺,多喝水,别吃撑,拉屎尿尿别憋着。时刻保持对身体状态的觉察,并且尽快地满足它。只要有条件,就千万不要自己给自己加阻碍,别说什么我写完作业再去尿尿,我看完这集再休息。
接着,了解自己的情绪、性格、喜恶。写心情日记,记录自己一天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对自己情绪的影响。比如上班同事问私人问题,“我”感到被冒犯,不喜欢别人没有边界感,那以后就少跟没有边界感的人相处。再比如,出门旅行喜欢把行程计划安排的满满当当,执行力超强,那“我”可能难以忍受旅行的时候睡到下午还不出门的同伴。
最后,身心状态都好起来了,有什么理想目标,就去发掘去试试吧。失败了也不难受,因为平常把自己照顾的很好,再有成就那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这样松弛的心态,反而更容易长久坚持努力哦,这样实现目标的概率也大起来了。
焦虑的反面,是把每一件自己能做的事情去做好,从身体到情绪到理想,一套下来试试看还焦虑不焦虑了。另外,一个小技巧是,把要做的事拆解到不需要思考的微小步骤,按部就班进行,阻力会小特别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