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于复习各种小考,学术不精,十分慌乱,几乎两周没有怎么看书。刚好收到微信号推送,把这本书买了下来,其中关于读书的道理相当实用,甚至可以说是句句犀利。
虽然我并不是一个博学之人,但也算是爱书而且从小有阅读习惯的。而我真正悟到:读书必须得做摘抄、写感悟,则是大三这个学期,就在我读这本书的前两个月。所以当我读到蔡先生说“读书需要专心、动笔”,而胡适之先生又提到“读书必须得做札记”的时候,除了心头的庆幸,更多的是为我以前十年读过的书感到遗憾。
读完整本书,不禁对自己的读书态度产生了思考,我认为我一直以来的毛病有以下几点:
-
读书杂乱而不精。胡适之先生推崇读书要“博”,他说学者必须得像金字塔,最顶端是最精,而各处均有涉略。而陈瑞霖先生则在文章中直接指出“读书不可贪多”。两位先生观点表面冲突,而实则都强调了读书精力要集中,总得有一个主心。而我自小读书三分钟热度,虽然对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格外有兴趣,但是读书的频率波动很大,内容也都天南海北,没有一个系统,更从来没有对一个领域仔细的思考过。更可怕的是,读过某一个观点往往先入为主,认为这个领域我已了解,不愿再多思考相关内容,阅读同题文章。虽然我也不打算将自己的阅读领域限制在某一个区域(我容易钻牛角尖),但是,之后读书更会强调自己勤思考,联系相关内容来记录笔记,不求精妙深刻,但求规范而有逻辑性的感悟。
-
读书囫囵吞枣,看完就算。记得教科书里陶渊明先生那句“好读书,不求甚解”,却忘了后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会意,往往和本身个人的知识面和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能全解乃是常态。章衣萍等多位先生都提到读书必须查字典,每个字都要读懂。而反观自己则是潦潦草草,一目十行,有时难以静下心来的时候浮躁地阅读,了解个大概意思就算。又怎么做到摘抄背诵?更别提通过读书来感受语言和逻辑推理。想要做到“思学和一”,想要认真的多吸收书里的营养,也就得像吃饭一样一粒米一口菜的认真咀嚼,方能得到真味吧。
-
读书不恪期,断断续续。书往往是一个整体,虽然孙福熙先生“读书不必太过于学术”的观点我很认同,而不管对于玩耍还是学术,都得有一颗坚持的心,随心所欲往往一事无成。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计划,不然就会被人的惰性给控制。我一直以来老觉得人必须要想到什么做什么,这样的信条很酷。但首先,“做什么”也一直得做到结束。大概是因为我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不能坚持、心意不坚定的问题,上大学之后规范自己,这件事情好转了很多,也让我很开心。特别是在有读书笔记的习惯之后,更能鼓励自己去完整的看上一本书,摘抄词句、感受思路,在领悟到新意之后更喜欢读。
书里还说了许多关于观点,先生们虽然才高八斗,而内容都真挚朴实。鼓励学生们多读书,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历史,都要广泛涉猎,不能受限于学校的教育。虽然当时的社会风潮已经过去,许多的道理依旧清晰明了而发人深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