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佳文家
《妙趣对联》

《妙趣对联》

作者: 耀夜 | 来源:发表于2020-04-26 22:38 被阅读0次

  以前,有个地方住有两户人家,一户是宦门官家,一户是中医药铺,两家刚好是相对面。

  有一年,这户官家的父子俩上京赴考,谁料间名落孙山,得了个备取举人回来,备取虽是空名,然父子俩还想炫耀一番,在家里搞了祭祖隆重仪式,并大宴佳宾。还在家门口贴了一副横批,以示炫耀,联文写的:

                  父登科子登科父子登科

  红联贴出后,围观者络泽不绝,都为这家的炫耀赞叹不已。

  对面店铺的老板,对他的傲慢夸耀很有反感,认为不仅父落第而归,子也是落第而归,有什么值得炫耀,故意也在自家的店门面也贴上一副横联,联文是:

                  父同归子同归父子同归

  文意虽是含蓄,但讥讽寓意却把他父子真相揭露无疑,这副联写的妙趣生动,与对门那联刚好可构成对偶严谨的对联,联一贴出,招来了众多的参观者,大家看了拍手称赞妙对。

  可是店老板的横联却激怒了对面家,认为这是对他父子落第的讽刺,将情告至衙门。

  县令接状,带来了衙役,来到现场观察,当八抬大轿抬进官家内,官家主人奉茶敬烟,又递上一包银子。县老爷随即传来药铺老板县老爷问:

          “为什么写此联嘲讽人呢?”

          “这原是我家药铺的条联,怎说嘲讽?”

          “即是你药店的条联,把含义说给本老爷听听。”

      药店老板回店取来实物当归,向县老爷分析说:

            “我们药铺同行,把这老当归指父新当归指子,两种当归名曰父子当归,这哪里是嘲讽他?”

  县老爷一听,其言在理,无罪可加。随即放了他。令衙役顺轿回衙。

  那官老爷花了银子又败诉,气得只好捶胸顿足!

讲述人:戴仁山,男,70岁,农民

采录人:刘河水

采录时间:1991年8月

流传地区:南靖一带

相关文章

  • 《妙趣对联》

    以前,有个地方住有两户人家,一户是宦门官家,一户是中医药铺,两家刚好是相对面。 有一年,这户官家的父子俩上京赴...

  • 划分对联标准,学习对联知识。参考百分制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妙趣无穷。自古以来,对联一直深受人们喜爱,有很多关于对联的趣事流传。到如今,...

  • 对联,文学作品,文化艺术

    对联,是一种文学作品,也是一种文化艺术。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妙趣无穷。自古以来,对联一直深受人...

  • 妙趣横生的对联

    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些成为了千古绝句。 乾隆皇帝在殿试时出的一道考题,很有意思,...

  • 妙趣横生的对联

    前几天刷到一个小故事,觉得挺有意思的,汉字真是博大精深,差几个字意思完全不一样,尤其是我们的对联文化。据说清朝乾隆...

  • 十二副妙联欣赏

    今天与大家分享几幅妙趣横生的对联。 一,拆字联: 二人土上坐, 一月日...

  • 杭州南宋御街对联,妙在哪里?

    杭州,作为南宋都城,文人墨客众多之地,对联也是妙趣横生。几年前,第一次游览南宋御街,就对此处的对联感兴趣,今天闲暇...

  • 妙趣横生的谐音对联

    最近网上好多朋友迷上了对联,参加几次感觉自己水平有限,于是加紧突击学习了一把,终于对对联有所了解。这其中也学到很多...

  • 关中民间故事(妙趣对对联)

    古时候,在一个偏僻的村子里,村子里住着三十多户人家,日子过的还算过的去,于是村里人协商请回了一位年轻的秀才给孩...

  • 令人叫绝的拆字联有(第438篇日记)

    中国对联文化源远流长,根据汉字结构特点把文字拆开,又巧妙地组合成有意义的语句,就叫“拆字联”,因其巧夺天工,妙趣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妙趣对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vs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