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络上看了一个感情调和节目的短视频,视频中节目组请来了男女主人公以及女主角的妈妈。男女主人公名字已经忘记,只记得他们准备结婚,但男主角却因准丈母娘的种种刁难和无止境的物质要求导致没办法继续婚姻的进程。
我听着那位准丈母娘说出了林林总总数十个要求:诸如婚前需要全款购置房产一套并注明所有权人为女儿;为女方家庭额外购置房产一处并注明所有权人为丈母娘;每月工资上缴;每年出资两次打点娘家全体人员省外旅行,两年一次境外旅行。。。。。。
节目中的准丈母娘咄咄逼人,没有丝毫让步的意思,节目一度陷入僵局。随后节目中聘请的心理学家一语道破,反问那位准丈母娘:“您提出的这些要求可以被归纳为外部要求,但您为什么对准女婿的‘内部’做任何要求呢?”。那位准丈母娘哑口无言。
我相信节目中的准丈母娘绝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对待孩子的“包办式的教育”导致她不惜牺牲自己的态度与准则,也要帮助孩子争取到一些物质保障。
闺蜜唐意婚后和公婆同住在一个小区内,可有件事让她极度困扰:每天他们小两口上班之后,婆婆会来到他们家,打扫卫生,买菜,洗衣服等等,最后还要在临走时做好饭让他们下班进门后就能用餐。唐意虽然知道这种长辈的好意,但是她认为父母年长意为要安度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不是继续围绕在孩子的身边做这种“保姆式”的“后勤工作”。
因为我家庭女性成员生育比较晚,两个姑姑都在35岁后才生育孩子。所以我有幸目睹了两位堂弟的成长,一名在家乡三线城市生活,另外一名在帝都。而我在德国生活了近十年,也了解了很多不同种族家庭的孩子成长,中外家长以及教育部门在孩子成长阶段的教育方式可谓是天壤之别,这不是“好”或者“不好”之分,在我眼里,这是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之下衍生出的不同成果。
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我的一位德国女性朋友Sophie嫁给了中国男人小毅。小毅和老公是同事,而我和Sophie也是好友,所以平时的聚会还算频繁。 上周日我们一行四人选了家星巴克短聚,Sophie向我抱怨她的中国婆婆,她的婆婆是江苏人,做的一手好菜,为人诚恳好说话,对待好友也体贴照顾,绝对算得上好婆婆。
于是我猜想她们二人矛盾聚集点十有八九是Sophie那个3岁半的混血儿子。 那孩子我见过很多次,标准的混血儿帅气英俊的长相,活泼调皮却也还算听话。Sophie向我讲:某日儿子因为索要玩具飞机被拒绝之后闹起了绝食抗议。
Sophie向儿子讲明,此时此刻是午间13点,倘若晚饭再不吃,那么下一次吃饭就要等到明天,孩子赌气式地同意,挨到傍晚受不了,吵着要吃饭,妈妈不嗔不怒只是笑着说,不可以,要等到明天,宝贝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站在一边的奶奶心疼,准备送点吃的,Sophie急忙制止说了句:妈妈,这是我管教孩子的时间,请您不要插手。 婆婆觉得她言重了,而Sophie却觉得婆婆干涉了她教育孩子的自由。
两个人当然都没错,因为从不同文化氛围出发,再回归到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可出于我个人的角度却更偏向于好友的做法,因为让孩子吃饱穿暖固然重要,可他如果能从挨饿的教训中学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而不是觉得万事都是可以被妥协的,那就绝对值得。
倘若挨住一顿饭的饿能够换来一个铭记于心的道理,那么何尝不为一种收获。
天才可没有那么多
连同我在内,小时后畅想起成年后从事的职业,无非就是科学家,医生,教师等等。偶尔有个立志今后当个工人或是理发师的小调皮,大都被家长揪着耳朵臭骂没出息。
大部分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做个天才,却常常误解天才的含义。每天学习15个小时带着啤酒瓶底厚度眼镜的孩子,即使名列前茅,可是把这些孩子划分到天才行列,也是不恰当的。
天才应该是那种整日顽皮却还能无师自通的孩子,他们生下来就对某一种事物及其感兴趣并且有独到的见解。 朋友的儿子在德国长大,因为中国孩子的学前教育功底比较扎实,尤其是数学能力出众,被老师劝去上当地的一所“天才学校”类似于国内的少年班之类。 朋友拒绝了老师的推荐,为儿子选择了普通的学校就读,他觉得能够让孩子在最小压力的环境下成长和学习或许比夹在一群优秀孩子中拼命更重要。
成长的方式有很所种,他选择了最平凡快乐的一种。
请适当地让孩子体验“危险”
在我20岁之前,每次进厨房都被老妈推出来,理由是做饭有明火,太危险了。导致她在我22岁那年的某天,让我帮她包饺子,才发现我竟然连和面不会。
好像大部分的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们都有意无意地将“明火”“钉子”“电钻”“铁钳”“扳手”之类的物品列为孩子绝不能碰触的“高压线”。
想在地上打个滚,家长说太脏。想去爬个坡,家长说太高。想换个灯泡,家长说太危险。
正是在这种潜意识的影响下,导致我在德国逛家用工具超市的时候,看到大部分的家用工具都出产了相应的“儿童版”,感到非常诧异。这些都所谓的儿童版不是玩具,而是缩小了尺寸的货真价实的工具。家长们似乎也非常乐意自己的孩子动手体验。学校教师也经常会布置类似做一个猫窝,板凳的独立作业任务。
因为曾经做过留学中介的工作,接触过很多亚洲学生,他们大部分孩子成绩优异,但是不会换灯泡的也大有人在。论文功底扎实却在汇报展出的时候脸红到说不出话。。。
差异的存在,并不代表中方或是欧美的教育方式谁更科学有益。而同样作为家长的我们,也习惯了为孩子付出,因为孩子是夫妻之间爱情的结晶,生命的延续。却经常忽略让孩子作为主体去主动付出自己,奉献自己的能量。
回溯到文章开始提到的电视节目,我不否定那位准丈母娘为女儿谋求幸福的意图,可在为孩子选择幸福的时候,应该能够想到在今后的生活中,建立在这种环境和要求下的婚姻是否稳定,能否长久? 我更希望的是,作为父母亲的我们,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尺度合理。不能放任,因为可能会失去准则。不能禁锢,因为会丧失独自生活的能力,失去独自判别的准确性。
适度的“陪伴”应该是我们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