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收拾房子,在储物间翻出一个麻袋,里面装着几十本书。
我一眼认出这是我失散多年的老朋友们!
它们一本撂着一本,在沉闷的黑暗里度过一年又一年。上面已经积满了灰尘,像是远古时期尘封的都城遗址,等待着主人归来。
好在机缘巧合,在这样一个温润的清晨,我与它们重逢了!
我把它们抱回卧室,用毛巾擦拭身上的灰尘。从封面到封底,从序言到终章,就像医生做外科手术一样认真。它们渐渐露出原本光彩的面目。
我坐在地上,小心翼翼的将它们一本一本铺展开来,空气里弥漫着阳光散开铅墨的味道。
它们许久未得我宠爱,心里该生气了吧。
它们可陪伴了我整个少年啊,而我则是它们唯一的朋友!
我放下年纪成熟的的姿态,开始重新打量它们,决定陪它们重走一遍朝夕相处的少年岁月。!
我捧起时代最早的的《故事会》。它封面泛黄,骑马钉已经松散发黑。书的来源我已忘记,或许是伙伴赠送,或许是意外拾得。只有这薄薄的一本。
我打开它的扉页,有一块大大的油渍,想必是我那时一边吃饭一边观看不小心沾染上去的。
我最早看的一个民间怪谈,就是在这本书。它虽然不厚,里面所讲的故事却千奇百怪,武侠匪盗,神话传说让我爱不释手。
第二本书是《教师博览》,有好几册,它图文兼并,版画精美。
我第一次见它是在我的小学语文老师那里,那时我是她钦点的语文课代表,有一次我去她那里交作业,看到她桌上叠着厚厚一沓书,上面写着《教师博览》。我初以为这是给老师看的,老师却主动问我要不要,说可以提高写作。就这样,我带着第一本《教师博览》回到了教室。
我打开看后,立马就着迷不已。里面不仅有教师,教育版块,很多文章也符合学生阅读,关于写作技巧,校园文化,文学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
我后来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还有一直稳任语文课代表跟它是分不开的。里面还保留着许多我折起的书角,必是看到精彩处作的标记。
后来老师又多次赠送给我,我感激不已!
有次初中老师在课堂讲故事,我听的熟悉不已,因为我六年级时在《教师博览》看过。此后又多次翻阅。
第三本是《意林》,感觉和《格言》很像,我初一开始接触,都是中学生风格的杂志。里面栏目颇多,不仅有阳春白雪的美文佳作,也有下里巴人的各种故事。
最受女同学喜爱的是言情小说,那时她们会为了《左耳》和《夏至未至》哪个好看而争论不休。男同学则疯狂的迷上了连载武侠小说,穿越小说,我也追过一部,感觉很爽。
我也从这里开始知道了饶雪漫,郭敬明,韩寒…
等到我初二初三时,我又接触到《读者》,《青年文摘》,都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读物。看到好词佳句我就会摘抄下来。长年累月,写满了几个笔记本。
那时学校门口有个推车卖书的小贩,一到放学时间,他就把书全摊在地上,我们三五成群围着挑选,价格十分便宜。
我还记得《读者》经常有征稿启事,我就会模仿里面的写作风格,写好后按照留言的地址邮寄过去。
每次石沉大海,我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地址写错了。
后面又陆续购买了《萌牙》、《知音》等刊物,让我目不暇接。
它们影响着我对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看法甚至自己的价值观。
再后来上高中,学习任务紧张,看杂志的功夫少了,偶尔会买一两本饱饱眼福。
我捧起地上最后一本杂志,是郭敬明的《最小说》,那个时候班上的女同学非常喜欢看小时代,经常议论男主顾源好帅。但是这个杂志卖的很贵,往往都是有条件的同学买了,然后大家传看。
我打开这本杂志,里面有许多精美的书签。其中一张,上面写着:某某赠送,让我想起了那个女同学,还有那个温柔的晚自习。
等我看完所有老朋友后,已经是中午了。我找了个行李箱,用报纸包裹严实,一一给它们摆放整齐。
它们陪我长大,还将继续影响我。
如今时隔多年,电子读物的兴起,自媒体的发展,陪伴了一代人的纸质杂志已没有往日繁荣,渐渐消失于日新月异的时代洪流中了。
傍晚我端坐桌前,抬头看见霞染红天际。想起那个闷热的午后,老师在讲台授课,我在下面偷看小人书:外面竖一本课本,里面放一本《阿衰》,趴在桌上津津有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