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家庭教育口传书》——一本我被序言吸引的书。
依靠自己
马克的父亲去世了。留下他的母亲带着他和一个两岁大的妹妹生活。母亲为了这个家整日操劳,但赚的钱仍然难以让这个家的每个人都填饱肚子。看着母亲日渐憔悴的样子,马克决定帮妈妈赚钱养家,因为他已经长大了,应该为这个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了。
一天,马克帮助一位先生找到了丢失的笔记本,那位先生为了感谢他给了他1美元。马克用那1美元买了3把鞋刷和1盒鞋油,并且还自己动手做了个木头箱子。马克带着这些工具来到街上,每当他看见路人的皮鞋上全是灰尘时,就说:“先生,我想您的鞋需要擦油了,让我来为您效劳吧?”
马克对所有的人都是那样有礼貌,语气都是那么真诚,以至于每个听他说话的人都愿意让这样一个懂礼貌的孩子为自己擦皮鞋。他们实在不愿意让一个可怜的孩子失望,他们知道这个孩子肯定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而面对一个这么懂事的孩子,又怎么忍心拒绝呢?
就这样,第一天马克就带回家50美分,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些食物。他知道,从此以后家里的每个人都不用再挨饿了,母亲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操劳了,这是他能做到的。
当母亲看到他背的擦鞋箱以及带回来食物时,流下了眼泪。
一位优秀的父亲必然是一位优秀的男人,而一位优秀的母亲也必须是一位优秀的女性,这样,他们才能为自己的孩子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崇高却又能够贴近的道德标杆。 此外,在孩子早期的成长过程中,更要及时地教会他们勤劳以及努力的习惯。这样,在今后的成长之路中,他才能更容易、更快地接受其他的优良习惯。
依靠自己,不仅仅是成事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到大都没有为自己思考过,努力过,也就不会为自己的成败得失而悲与喜。经历沧桑后的不悲不喜是人生财富,没有历经风雨的不喜不悲是精神的贫瘠与成长的缺陷。
现在孩子们的脆弱与被形容为玻璃心的背后,不是孩子们天生懦弱,而是被不懂教育的成人们刻意加工的结果。
教育孩子不是刻录自己的翻版而是成就孩子的未来。如何培养孩子,为人父母实当三思而后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