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散文
不作理念之争,只重有益于人

不作理念之争,只重有益于人

作者: 观点哥 | 来源:发表于2023-12-03 18:55 被阅读0次

理念是时下人们挂在嘴边的套语,似乎不能同频的行为都是理念差异造成的。

诚然,不同出身、不同经历、不同环境造成的思维习惯、理念认知是不同的,乃至大相径庭的。

但追求美好、向往理想的生活愿望是共同无二的,真正的不同只能是理念主导下不同生活的获得方式、不同程度的满足感受。

因此,在理念上把人的价值共同性削弱是不可取的,不同理念下寻求利益关系的彼此获得感,是明智的人们应该着力筹谋执行的。

不同的理念如果能有一个多样形式的多元化平台予以容纳,各自诉求得到不同的满足,谁不乐意与你共进共退呢?

在一个开放搞活的时代里,还囿于理念的逻辑阀域束手束脚,那每个人的利益获得又当如何呢?

相关文章

  • 回家途中随笔

    不呈口舌之利,不作无谓之争,不呈匹夫之勇

  • 善有真假 学会考量

    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 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 ...

  • 中峰和尚解:何谓善、何谓恶?

    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 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 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 是故人之行善,利...

  • 思维战争

    人和人发生争执、争斗乃至争锋,绝不仅仅是一个观念之争、理念之争,它关及一个人的底层思维和真实欲求。 底层思维是每一...

  • 💕「正书日记」第1161——良好心态很重要

    每日一句经典分享(第670天) 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

  • 🌸「正书日记」第1219篇——聚焦

    每日一句经典分享(第693天) 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 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

  • 设身处地,行善之妙法

    佛家有文:“有益于人为善,有益于己为恶。有益于人,则殴人、打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这句话很好理...

  • 【佛学与心理(22)】——众善奉行(认知行为疗法)

    【佛学与心理(22)】——众善奉行(认知行为疗法) 一、知善 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

  • 若言涵語|陪娃看圣贤智慧德行天下之善恶

    凡事有益于人的是善, 凡事只利于己的是恶; 有利于人就是骂人打人都是善, 只利于己就是敬人礼人都是恶! 回忆:怀大...

  • There's a human story behind eve

    “数据”和“新闻”的主次关系之争,是数据新闻报道理念中的一个核心争议。由“数据”和“新闻”的主次关系之争,生发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作理念之争,只重有益于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fl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