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93749/7b7e35aa5efd0f3e.jpg)
开学两天了,这一周做为家长,压力非常大。在幼升小的关键阶段,把孩子送回老家过暑假。开学一周前,儿子回来了,看到他的状态,我非常难受。他不再对外界的事物感兴趣,除了游戏,他不关注其他。带他在外面玩,他也不停的问什么时候回家,惦记着他的游戏和游戏伙伴。
这让我想到了隔代教育的弊端,爷爷奶奶是宠大于教,没有原则性。习惯语言上打击,行动上宠溺,孩子找不到沟通的出口。我非常相信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造成的。对于他这种状态我非常心痛,除了多花时间陪他,其他也无能为力。那个时刻,我真切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责任,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如果家长不付出时间,毁掉一个孩子真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里奉劝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最好自己带,要不真的会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孩子的长大,都会成为大问题。
小杜本性乖巧,集体生活没有问题。放学回到家,奶奶的话左耳听右耳出,开启看电视玩平板模式。工作日需要上班,只能在我们到家后进行约束。基本每晚下班到家的场景之一就是,他在看电视,我瞬间情绪就不好了。阿杜说这个得慢慢改,一下子全部断掉,怕他感情上接受不了。我心理并不这样认为,现阶段阿杜的话在小杜心中更有分量,我只能接受这点。
升入一年级,最大的体会就是累。先是准备入学东西,然后是开启家长陪读模式。每天晚上都需要家长跟孩子一起完成作业,才2天,我在下班的路上就充满了恐惧感。想要一个孩子好好的长大,付出可真多。
小杜晚上的一句话,让我差点崩溃。当时我像个孩子一样,真的跟他计较起来。
他原话这样说:“妈妈对他感兴趣,他对爸爸感兴趣”。
他问:“爸爸,你对谁感兴趣?”
爸爸回答:“我对你跟妈妈都感兴趣。”
他又问:“那你对谁更感兴趣一点?”
爸爸答:“我对你俩一样感兴趣。”
他追问:“是对妈妈更感兴趣,还是对我更感兴趣?”
一直没有得到爸爸的直接回复,他连续追问了好几遍。这孩子,真会举一反三,刨根问底。虽然,我心理一直有数,在他心中爸爸永远是第一的,但是从他口中说出那话,我还是很难接受。是那种赌气的生气,真想一走了之,可是仅存的理智拴住了我。怎么异性相吸,这个通用的法则,在我们家就失效了呢!也许我应该反思一下,我在他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远不及爸爸。
还有一件事引起我的注意。小杜模仿爸爸和妈妈发火的样子。模仿爸爸时,是平静坚定的语气,模仿我用的是很大声带怒气的语气。但他心理却认为,害怕爸爸发火,不害怕妈妈发火。也许是我太容易发火了,他习以为常;也许是我发了火并没有执行;也许是我没有以身作则。种种可能性,都表明单纯的声音大带怒气,对孩子并没有威慑作用,重要的还是以身作则,以身示教,还需要注意发火的次数。
孩子虽然小,但从他身上,最能体会到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真理。从小学开始,我准备多花时间陪他学习,陪他成长。
一年级的目标:希望他能提升自理能力,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画画的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