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传奇”这两个字眼是在初中的历史课本,课文中陈述历朝的文体,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和传奇,书上还提到有三大传奇“牡丹亭”“桃花扇”和“长生殿”。诗词曲赋小说都明白,但什么是「传奇」老师没讲,自己也弄不明白,当年也不敢问,只是这个疑问一直放在心上。经过了四十年后,过年家族团聚,为了让姐姐们重温旧梦,我研究了五十年前让全台湾陷入疯狂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网路上找到影片并订正所有的字幕,制成新档在家族聚会时播放,大家看得如痴如醉,回到当年情景,而我也被剧情感动得含泪看完。
这部凌波和乐蒂主演的黄梅调电影,歌曲特别好听,雅俗共赏,而且从头唱到尾,对白很少。每七年重映一次,已过五十年应该会停了吧!重映时上放着电影底下大叔大妈们则忘情的跟着唱,你都不知道花钱进进电影院是来看电影,还是来听大妈影迷们合唱的,整个电影院变成超大型的歌厅了。我则因此开始对黄梅调的唱腔进行了研究,并加上现代“正向心理学”的技巧,设计了一套唱黄梅调来增加脑内多巴胺的分泌,提高自信与内在力量。透过唱歌来心灵成长,效果快而显著,当时我还特别办了一场两小时的公开课,分享我的研究成果,并带着出席的来宾们用我研究出的方式唱歌。
课后两周我接到一通感谢的电话,一位年过六十的女学员,她说她从不曾自己一个人出门,一定要老公或亲友相陪才敢到别的城市或地方,但她开始照我的方法唱歌之后,觉得内在的力量被唤醒而感到信心满满,于是自行去到离家一天路程的“武陵农场”,自己在山上过了一周才下山,这是她这辈子的大突破。我很高兴听到她的蜕变,更讶异“黄梅调”加“正向心理学”竟然有这么神奇的效果。
当我知道“黄梅戯”从“昆曲”吸收了大量的理论和技巧来发展后後,我开始去深入了解“昆曲”,这才明白原来历史课本上说的“传奇”是明、清两代一种戏剧文学的体制。而最有名的就是“昆剧”,最受欢迎的唱腔是“水磨调”,而他的剧本是由一首又一首的诗或词和曲所组成的,对白很少,光读剧本就被文学之美所感动,更别说它集声音、舞蹈、武术、杂技、空间、颜色、服饰⋯⋯各领域的极致之美所组成,而我却从不知到有这么优美艺术形式的存在。
于是我又下工夫去研究“水磨腔”了,在神圣舞蹈的教学当中有几只舞是需要边唱边跳的,我跟过几位不同的老师学过,关于声音的部份,他们都没有更多的说法,就只是唱出或发出某些声音而已。我也去查阅了好几份来自葛吉夫大师第一代弟子的笔记(葛不准做笔记,他们私下记的),关于声音也没有更多的说明。
三十年来在神圣舞蹈的学习和教导上,我听到,也传达,更不断一直强调要让理智、情感和身体(运动与本能)三(四)个中心合谐的一起工作。唱歌或声音正是情感和身体的合谐运作的最佳方式之一,而在这我却找不到更进一步的资讯,想起我我“黄梅调”的研究,于是再度自力救济,尝试着在“昆曲水磨调”中提取养份,加上我在“七个脉轮声音”的研究和锻练,已经多年来在“身体工作”上的体会,从体态、嘴型,观想,关节及肌肉的运用等细节的掌握等,融合成一种歌唱方式。搭配神圣舞蹈动作的进行,可以清楚的感觉到,相同的舞蹈动作和声音,却可以从内在产生,确定、和谐、优美、虔诚、神圣等高等情感,这些都是以前不曾和极少发生的。
今年八月在郑州上教Scale 这支又唱又跳的舞,休息时一位学过声乐的学员过来跟我说,老师你教的方法,低音主要在腹腔,中音在胸腔,唱到高音时会绕经由后脑到头顶,并产生头腔共鸣,最后全身都会产生细微的共鸣震动,非常棒!我相信所谓三个中心和谐的一起工作,也就是三个中心互相共鸣,然后产上出“泛音”,也就是“高等的情感中心”和“高等的理智中心”,对我而言这就是神圣,自在的神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