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是我们每一个学建筑的学子最向往、最想去的地方。欧洲建筑之行对于我们来说无异于建筑艺术的朝圣之行。建筑是空间的艺术,也是环境的艺术。只有身临其境,走近它,步入它,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奥妙。像这样“朝圣之行”的例子在建筑界可谓举不胜举,无论是“一切皆为建筑”的柯布西耶,还是游历欧美、自学成材的安藤忠雄,都有很好的表率。
《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一书的作者在前言中也多次提到了安藤旅行的例子。但也许作者并不一定清楚,安藤在1965年历游欧洲之后,又仅隔三年后再次进入欧洲,进行了更为深层次的建筑考察。其间的收获和感触在最近公开发行的相关资料中多次被提到。他本人也多次提到这两次旅行对其“纯粹空间”的设计概念的形成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甚至还承认正是法国南部马塞附近的一个修道院建筑促使他开始了对纯粹空间的追求,并形成了自己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在“光的教堂”的设计中,安藤就对“纯粹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当然作者认为罗马万神庙对安藤设计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面。总之,作为一个年轻建筑师,在建筑界浮躁一时的今天,作者能沿着前人的道路,义无返顾地背起简单的行李“行走”欧洲,实在难能可贵。这也是我一眼就被这本书吸引,一口气读完的主要原因。
《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一书封面古色古香,使人想起多年前在欧洲书店里流行的“羊皮卷”一类的书籍。据作者介绍,他希望这本书能在咖啡厅中被人翻阅,所以用了咖啡的色调。之前我也一直在想,用什么图片才能全面反映欧洲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内涵呢?此书的封面所传递的信息无疑是准确的。封面上一段关于艺术作品的引文“人们永远无法通过描述来体验艺术。解释和分析充其量只能预备一些背景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却能够鼓励人们与艺术作品面对面的接触”,也给读者以无限遐想。全书内容丰富,分为6篇。第一篇为前言,篇幅较长,作者全面讲述了出行的目的、出行前的思想斗争、烦琐的准备工作以及出行过程中的衣食住行等等。当然作者着重总结了此行的收获和喜悦。的确,建筑之行对建筑师来说是重要的,建筑之行也是精神愉快的。作者给前言冠以“出行,以建筑的名义”的标题,具有画龙点睛作用,非常恰当。从小章节的组织上,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这些地方的建筑分别以现代、古典、变革、古今交融等主题加以概括。如在写北欧的经历时,作者紧紧围绕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及北欧设计返璞归真、贴近大自然的特点,称北欧之行为“建筑与自然的精神之旅”,非常贴切。而到了柏林,文章又注重介绍了柏林的现代建筑,称之为“现代建筑的梦幻组合”,认为柏林建筑有“数不清的契机和数不清的财富”。
作者接着从汉诺威出发,穿越大半个德国,经过多特蒙特、法兰克富、慕尼黑、斯图加特等城市。然后来回两次翻越阿尔卑斯山,先到了萨尔茨堡,再经过维也纳、胜普略腾、威尼斯、蒙特卡丁、罗马、佛罗伦萨、比萨、维罗纳镇、新天鹅堡、茵斯布鲁克等城市再回到德国的慕尼黑和法兰克富。整个行程长达三千多公里,时间也长达十天之久。此行程以古典建筑为主,作者认识到“漫步欧洲,是建筑给我讲述了这个古老大陆的文明和历史”,所以称这段旅行为“阿尔卑斯山——古典建筑朝圣行”,也颇有特色。
“如何面对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建筑学的挑战?”作者在接下来几天的旅行中,通过作品看到了欧洲几代建筑师们的努力。所以有了“德、荷、比——变革中的建筑拾遗”这一篇章。作者发出了与建筑师——奇伯菲尔德一样的感触:“我们不应沉溺于新世纪的阳光,正如我们不能躲藏在从前惬意的记忆中。我们必须面对不断发展的现在——有变化的机遇,也有历史经历的沉重。”
非常幸运的是作者以巴黎作为整个欧洲建筑之旅的结尾。作者是这样描绘其巴黎之行的:“无论登峰造极的古典建筑,精美绝伦、高潮迭起的现代建筑,我也见过不少了。该激动的,我也激动了;该惊喜的,我也惊喜了。然而在巴黎,在那些气势恢宏、技艺精湛的现代建筑面前,我又一次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难以描述的震撼。” 是的,在巴黎,传统与现代不再是矛盾的双方,而是和平共存,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一席文化和艺术的流动的盛宴。我想,用“巴黎——一席流动的建筑盛宴”作为此篇章的题目是最贴切不过的了。法国人浪漫的情调在这流动的盛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许建筑,才是这盛宴的关键。
全书内容丰富,图片众多,有许多建筑的视角非常独特,是我在国内杂志上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有一定的新颖性。在内容的介绍似乎还有一丝的不足,全书提到的建筑大致有两百多个,但介绍的文字和图片似乎不够全面。也许都介绍详细了,篇幅会非常巨大,学术性会过强,趣味性会相对降低些。另外,作者既然走了那么多的国家和地方,而且大多是一个人的背包之行,期间的经验和教训一定有不少,那么是否可以专门写一篇“欧洲建筑行的经验谈”呢?当然作者也许会认为这样会使书籍内容显得更累赘和拖沓,学术性也会降低些。但我想,实用的东西总是越多越好的。正如作者所说“欧洲建筑之行永远不会迟,也永远没有尽头”,我们期待下一次的建筑之行。 对于翻阅此书的感受,我想引用下写序言的陈女士的一段原文:此次旅行,使作者能以更深入的层面去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建筑的哲学支点、丰富的材料技术,更用心地去感受那些优秀建筑的空间。所有这些行程对于我们领略现代主义建筑的精髓,与国际接轨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作者认为建筑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有生命的创造物,我是绝对赞成的。即使在有限的物质条件和苛刻的制约条件下,我们也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我们的作品——一个有生命和灵魂的建筑 。作者清楚地意识到现代设计源于欧洲,但欧洲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阻止了现代主义风格在欧洲的泛滥。在感叹欧洲文化传统的强大和知识分子的智慧、勇气的同时,是否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大潮中的表现提供一些借鉴作用呢?
对于最后一句话,我深有感触。也许这就是我们极力推崇的“欧洲建筑之行”的真正意义所在。此书的作者是否也意识到这点呢?在全书的结尾“后记”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作者写道:“在世界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中西建筑文化各有所长,互补互益。在我们走向欧洲的同时,也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欧洲建筑师来到中国”。作者设想:“什么时候,欧洲市场会热销一本名为《行走中国,我的建筑之旅》之书呢?”其实这个问题早有答案。在欧洲,有关中国的书籍早已成为市场的热点;到中国去,也成为欧洲人的一种新时尚。只是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全面走向欧洲,去影响欧洲乃至全世界,还尚待时日,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作者认为“建筑一直是一门说得不是很明白的学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和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理论是惊人地相似。所以我们不会也完全不必要在本书的一些描述上吹毛求疵和作太多的苛求。谁让我们都是建筑师呢?在当今的市场上我们有太多的无奈,也有太多的期盼。国内有关建筑旅游和评论的书籍虽然很多,但大多内容肤浅,图片粗糙,精度不够,而且引用的文字资料经常大同小异,也就是说原创的太少了。少数几本优秀书籍,大多是国外翻译作品,剩下的也是知名学者所著,但均为建筑理论工作者。让一名工作在设计第一线的建筑师来写一本书,似乎难之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