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读《2014,我在这里》第四篇《我的觉知与成长》P174-184。
一、学到了什么以及学到的这些对我有什么用
1.王昊写:为什么要一个自我形象呢?哦!是为了表示我是谁、我存在。共生圈重新开圈,班长指定我做一组组长,我就有点懵,我行吗?看到自己有紧张,怕自己主持不好!一直以来,自己在公众表达时都有紧张感,不自如。觉知实修以来,我也看到这些来自自我意念和设定,看到公众表达是自己需要突破和历练的一个课题。承担=成长,共生圈给了我一个包容的氛围,从这里开始历练自己吧!看到紧张还是在乎面子,上周真正体验到,这个在乎面子的念头不时跑出来;还有,看到自己之所以表达不自信,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肚子里是否真有料!看到自己之前在共生圈里真的是在“泡”,内在成长并不扎实,如果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成长感受表达出来,那“知道”并不是“真知”。老师说,定位决定一切。借助这次机会,自己的定位是“过程中自己的成长”,沉下心来梳理自己,丢掉“擦桌布”(自我形象),自己能做的,就是用心去做,做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
2.王昊写到:内在状态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当内在状态提升,自然会有较高的观照能力和清晰的头脑,不仅可以一次积累更多的经验或是能力,还会因为内心安静、头脑清晰、专注程度的大幅度提升,对灵感的接收和对新事物的接受以及思考时的清晰程度都会得到很大提升。这是自己羡慕的状态,感觉班长主持共生圈很自如,和她踏实的内观实修分不开。不断看自己,踏实实修,向这种状态靠近!
二、看到了什么以及看到的这些对我有什么用
因为本周要主持共生圈,担心自己到时表达不清晰,看到自己的紧张意念真的会让自己感觉嗓子不舒服,就像王昊写的“当我关注的时候,我就总是感觉不舒服,而当我不关注的时候,这种不舒服也引不起我的关注。”甚至还有过“要不跟班长沟通,改变一下主持的轮流顺序”的念头,让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来又一想,长痛不如短痛,时间越长,这种紧张感对自己的煎熬不就更大吗?行动是解决“紧张”的最好的良药!不行动,准备永远不会充分!不断看到,接纳、感恩一切对我的提醒。
还有,本周发生的一个事件让我很清晰的看到自己对别人的不接纳和烦来自于自己背后的恐惧,也清晰的体验到情绪流在自己体内的游走。
三、感悟到了什么以及感悟到的这些对我有什么用
听老师的演讲《如何成为天才演说家》,老师说,成为天才演说家=发现自己是天才演说家,寻找的过程就是确定你是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我是在体验打破自己表达紧张的模式和设定,先从会说话开始,回归自己的天性,成为天才演说家,和共生圈的家人们一起加油!感恩内观觉知实修,让自己不断看到自己的模式和背后的恐惧,逐渐的不再做自己的模式的“奴隶”。恐惧也是推动自己前行的动力!老师说“和外界互动的过程,就是看这个世界缤纷多彩的过程——当我们一直觉察自己也是多彩之一时,允许、接纳与平和就自然地生起来。”感恩近期自己正在不断的体验到这些。
还有,这几天在温习以前的学习笔记,看到其实老师早就给过我们很多宝贝,只是自己没有珍惜,没有脚踏实地的真正的去用、去做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自己的内在状态,总想去学更多,得到更多,没有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看到就好!
四、我将怎样检查与反省自己的这些行为以及我将怎样去做
班长说,有了觉知,可以轻松的完成“自我教育”。不断体验到觉知实修让我不断看清自己,不断清理转化自己的模式。
所以,内观觉知实修是助推我快速成长的法宝,唯有简单听话照做,每天坚持内观实修,好好做功课,认真读书,认真完成每周的共生圈作业,不断“温故而知新”,让学到的真正在生活中用出来,成为自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