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产的优秀小说作品,离不开他每天坚持跑步锻炼身体,离不开他每天几个小时的伏案写作,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见的,找到自己学习生活工作的节奏,坚持下去,有没有收获,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作者:村上春树
我常常寻思:“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不努力便得不到的东西,有些人却无须努力便唾手可得。
什么才是公平,还得以长远的眼光来看才能看明白。阅读此文的读者,也许有人抱有这样的苦恼:“啊呀呀,一不小心体重马上就增加……”应当动用积极正面的思考,将这件事视为上天赐予的好运:容易看清红灯就够幸运了。
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怎么也坚持不了。意志之类恐怕也与“坚持”有一丁点瓜葛,然而无论何等意志坚强的人、何等争强好胜的人,不喜欢的事情终究做不到持之以恒;就算做到了,也对身体不利。
学校就是这样一种地方: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个真理。
当时我问道:“濑古君这样高水平的长跑选手,会不会也有今天不想跑啦、觉得烦啦、想待在家里睡觉这类情形呢?”濑古君可谓怒目圆睁,然后用类似“这人怎么问出这种傻问题来”的语气回答:“那还用问,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是啊,连这么一丁点事也不肯做,可要遭天谴呀。”
基本是在午饭后,觉得有睡意袭来,便横躺在沙发上,就这般迷迷糊糊地睡去。约莫三十分钟便会猛地醒过来。身体倦意全消,脑子非常清醒,即南欧人所谓“歇死它”(siesta)。
终于跑到了终点。什么成就感,根本毫无感觉。满脑子是“终于不用跑下去了”这样一种安心感。
异国他乡的人这种小小的关爱,给人刻骨铭心的感动。
失去理智的人怀抱的美好幻想,在现实世界中根本是子虚乌有。
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
我每天在早晨集中工作三四个小时。坐在书案前,将意识仅仅倾泻于正在写的东西上,其他什么都不考虑。
值得庆幸的是,集中力同耐力与才能不同,可以通过训练在后天获得,也可以不断提升资质。只要每天坐在书桌前,训练将意识倾注于一点,自然就能掌握。
手执铁锹,挥汗如雨,奋力在脚下挖着坑,竟然瞎猫撞着了死老鼠,挖到了沉睡在地下的神秘水脉,真是该说幸运。
同样是十年,与其稀里糊涂地活,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活当然令人更满意。跑步无疑大有裨益。
不管奔跑速度降低了多少,我都不能走,这是原则。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想跑完这场比赛就难上加难了。
此后很长时间,我迎来了长跑者的低迷期——尽管不曾有辉煌的过去,这依然是久久的低迷。
这个世界需要一个特定的恶人,可以供人们指名道姓,千夫所指:“全都怪你!”
我属于比较执拗的性格,假如有什么事情未能做成,就会一直做到成功,否则便抛舍不下,心情也无法平静。
为了达到那一步,就得执拗而严格地、坚忍不拔地将一个个螺丝钉依次拧紧。当然得费时耗日,但在这种情况下,付出时间是最好的捷径。
一旦把握住了节奏,只需维持即可。
尽管有过苦痛,有过意外,可一旦冲过终点,一切便一笔勾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