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玩输了,耍赖大哭;
被老师批评了,吵着闹着不想去幼儿园;
遇到小困难,就哭鼻子,闹脾气;
听不得一句重话……
说不得,打不得,失败不得……
很多家长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玻璃心”了。
其实,孩子“玻璃心”的养成,跟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和家庭氛围有很大的关系,比如:
父母陪伴太少,缺乏关爱;
父母过于严厉,苛求完美;
父母性格内向或脾气暴躁;
对孩子娇惯、溺爱,对孩子有求必应;
剥夺发展机会,造成孩子胆量不足等……
都是造成孩子脆弱、“玻璃心”的罪魁祸首。
我们应该怎么做?
01
积极帮助孩子认识挫折、失败
很多时候,孩子“输不起”,“得失心”重,是缘于父母对待输赢的落差感和对孩子的高期望。
因此,父母首先需要修正对孩子过分灌输“输赢”的观念,正确帮助孩子认识一时的“挫折”或“失败”是生活中很正常的事情。
告诉孩子,暂时的输赢决定不了一切,我们努力要获得的不是输赢的结果,而是面对困境时,重新站起来的力量。
没有人能够一直赢,但是有人可以一直不放弃。
02
及时放手,适时退出
在责怪孩子玻璃心的同时,应当要反思自己是否将孩子当玻璃一样养。
很多孩子都被父母捧在手里怕碎了,处处呵护,百般疼惜。
要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家长就要注意自己不做孩子的“割草机”。
顺手就替孩子扫除生活中的大小困难,这些行为都在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的玻璃心。
父母要懂得适时放手,但不冷眼旁观,在孩子的身后默默给予支持和帮助;
让孩子有机会有空间自我成长,自我体验,自我疗愈。
顺其自然,让生活中的风雨教会孩子成长。
03
感统训练,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陪孩子拍球、玩滑梯、跳绳、踢毽子、游泳、打羽毛球等训练,通过运动,提升孩子的本体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冲一冲:淋浴喷头冲洗孩子身体;
梳一梳:用梳子给孩子反复梳头;
搓一搓:用毛巾轻搓孩子身体;
压一压:用大龙球为孩子做挤压按摩;
通过四个“一”的方法给孩子进行触觉降敏,改善孩子的胆小爱哭等情况,让孩子更加乐观自信。
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关键,相信在父母的鼓励和陪伴下,孩子的“玻璃心”也会变成一颗坚强勇敢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