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私信我:如何才能像你每一天保持幸福优雅的状态?
我说,我也只是普通的凡人,只是过去几年我努力修行自己,注重内在成长。
“修行”——这个词看起来有点虚空,具体来讲,每天我坚持做三件事,提升自己的内在能量。
一、坚持三年的早睡早起
二、晨起10分钟冥想静心
三、睡前花几分钟看见日记
每天抽点时间进行刻意修行练习,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能再思考了,也不意味着你就不可以奔忙或做事了。
它意味着你很可能更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因为你曾驻足停顿过、观察过、倾听过、了解过。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对此提出了深刻的认识。
在书的结尾处,他如此写道:“蒙昧则暗,觉醒则明。”
如果我们想在有生之年抓住生活的本质,我们就需要在每时每刻保持觉醒状态。否则的话,一日一日,甚至整个人生,都会在不经意间溜走。
要做到这一点,切实可行的办法是观察他人,问自己看到的究竟是他们本人还是你自己在脑海中对他们的设想。
有时候我们的思想就像是一副梦幻眼镜。
在戴着这幅眼镜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想象中的孩子、想象中的丈夫、想象中的妻子、想象中的工作、想象中的同事、想象中的伙伴及想象中的朋友。
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可能只是脑海中对他们的设想,而不是他们本来的模样。
我们有时会生活在想象中的现在,幻想着想象中的未来。无知无觉中,我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切,将个人感知笼罩在这一切之上。
虽然想象中的一切也都会变化,会使我们看到的幻象显得更生动真实,但它仍旧不过是个令我们沉迷在其中的梦幻而已。
但如果我们能摘掉这副眼镜,那么,也许,只是也许,我们会更真切地看到现实。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远离尘嚣,去某个避世之所隐居一段时间(他就在瓦尔登湖畔待了两年零两个月)。
“我幽居森林中,是因为我想活得更清醒些,直面生活的本质,从而看看自己能否学会生活必须传授的东西,从而不至于在即将离世之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此生。”
当然,我们大部分普通人都在世俗一地鸡毛生活中,不大可能归隐修习。
然而,最好的修习道场就是生活。
觉察是智慧的开始,当你觉察到自身或者身边某些现状不那么好,想改变,其实这已经是修行的开始。
保持觉察心,保持清醒,能让我们置身于世俗繁琐又身心轻盈,仿佛站在云端看世界。
曾收到一位粉丝朋友分享的成长经历:
她说,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只要听到妈妈用羡慕或者数落的语气对她说:【“谁谁家孩子如何如何”】时,她一下子会炸起来。
随着年龄增长,爆炸的激烈程度像一条抛物线,先升高,然后回归平静。
①小时候(小于15)是一边哭闹一边喊:“那你让XXX当你孩子啊!”,
②青少年(小于28)时期,会直接顶回去:“那别人家妈妈,是怎样怎样,你却如何如何,你怎么不说?”
③前两年(小于30),我又学会了装傻,不作任何回应。压抑心中的愤怒 难过,“哦”一声,就过了。因为不想吵架。
随着身心灵的学习,后来我分析出,前文这位朋友表现出来的样子是愤怒,是生气,但内心的真实的情感是难过。她难过是因为,母亲没接受真实的自己,还希望女儿能按照她喜欢的样子,去改变自己。
我们身边很多长辈母亲都曾经相似,他们渴望子女变成她想象中的孩子,而子女们也会犯希望母亲,变成想象中的母亲的错误。
当我身体不舒服时,我希望妈妈给我无微不至的关心,而当妈妈表现出来的关心程度,不如我想象的那么高时,我就会很难过。
甚至对话时,带出【抱怨】的言语。这时候我们很容易争吵架,最后演变为互相数落对方的不是,双方都很受伤。
经过分析引导和刻意练习,上个月收到她的长篇留言,她说从今年开始,这种情况好转了。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她学会了换一种沟通方式,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
②她学着按照妈妈喜欢的方式去关心她
去掉覆盖于现实之上的自我幻想吧,去看待事实,平和沟通,感受真实,表达真实,去融入真实。
【齐帆齐微课第343篇,字数1502,共累积553599字数】
【2022年齐帆齐写作营,第12篇,字数1502,共累计1315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