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变现状,就要先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要先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这就需要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由内而外的全面造就自己。
在书中,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列,说他的一个儿子学习成绩差,与同学交往时也不成熟,经常弄得周围的人都很尴尬。于是他和妻子觉得若要儿子十全十美,首先他们就要做完美的父母。他们尝试用各种积极的态度赖激发儿子的自信心,只要他稍有进步,就会对他大夸特夸。读者,你读到这里时,能预想到后面的结果吗?你是不是会觉得,他的儿子变成了他们夫妻希望的那样。可实际上,这反是适得其反,因为深深地伤了儿子的自尊心。为什么?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总觉得儿子某些方面不如常人,所以表面的言行终究掩饰不住背后的信息: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护。
读到这里时,我深深地反省,对待弟弟们我又何偿不是这样。表面总在鼓励他们,可内心深处却觉得他们总调皮,总不好好读书,总让人操心……各种的怀疑。所以结果也总与我想要的大相径庭。于是“要改变现状,就先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要先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要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对我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副图,来领略思维定式的力量。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读《高校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读《高校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在看图片的你,是否看到老妇人了,一定要看到哦!
虽是简单的三副图片,但却说明了条件作用对人类认知和思维定式的强大影响。所以哪怕告诉了你答案是一位老妇人,但你只要把视线移开一下,看到的还是自己最初看见的。有时候我们会彼此间有矛盾,不就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吗?你看到的是摩登女,我看见的是老妇人。如果我们能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改变一种思维,那又何尝不能彼此理解呢?那又怎么会有纷争呢?
思维定式还是我们的行为和态度的源头。简单地说,你看待问题的方式确定了你对待问题的态度。最为重要的是,思维定式也能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如果真的能认识到思维定式在我们身上的影响,我们就能够对此负责,会去认真审视它,检验它,并真心的乐于接受别人的看法,从而让自己获得更广阔的视野,给自己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如果你只想让生活发生微小的变化,那么专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既可。但是实质性的生活变化,还需要靠思维的转换。所以如果你想拥有美满的婚姻,那么就做一个能产生助力而非阻力的人,不要一味的强求对方。如果你希望青春期的子女更听话,更讨人喜欢,那就先做个言行一至、充满爱心且懂得体谅的父母。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上享有更多的自由与自主,那么先做过更负责、更尽职的员工。如果你希望获得信任,那么先做个值得信任的人。如果你希望才华不,被埋没那么先修养自己的基本品德。
总之,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如果你想你的生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那就改变思维方式吧。
此书的观点特别有用,本来已经读完了,但觉得还得再读一读。其实,读它多少次都不为过。极力推荐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