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好的父母:
会更不像一个老师,会更像一个教练,老师在于言传,教练在于身教。老师讲的是知识,教练传授的是经验。
一个真正的顶级教练,他其实只干这几件事情:
上来帮运动员制定一个科学的训练计划,拆解出来一个一个的任务,每天让他去挑战,去帮助他通往成功,他会在运动员取得进步的时候,给他莫大的鼓励,诶这球不错啊,不错,不错,再来一个。他会在运动员沮丧的时候,给他从情感上的莫大的关心和关怀。去让他感觉到自己被理解、被信任,除此以外,他基本上别的都可以不干,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只是教练,自己不是运动员,自己做多了,运动员的能力就被削落了。毕竟最终能上战场的只有运动员自己。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理由是错的,给外部理由,活在别人的眼中。从事实出发,与别人无关。否则这样长大的孩子要么不断试探别人的底限,要么变成讨好型人格。
专注力不好的孩子,多数因为父母干了这么一个不经意的行为,孩子在专注的干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会突然在旁边给孩子安排一个任务。你把这个做了,下完命令后,要求孩子立刻去做,如果孩子没听见,会把声音提高,带着愤怒,我说话你听见了没有,让你干…,没听见吗?父母以为自己是老大,安排任务孩子必须得做,最后为了维护这个权威,牺牲掉的恰恰是孩子的专注力。因为视觉和听觉细胞是同一套网络,当他专注的做一件事情时,他的耳朵就是听不见的。你愤怒时,孩子害怕了,没有办法专注投入到一件事情里面去。他要分一部分精力来捕捉你下的命令以及你的情绪。只要孩子害怕你生气,这个孩子就越来越不专注。因为他要分一部分精力在专注干一件事情的时候来应对你的打断。父母正确的做法恰恰是去观察,孩子是否在专注状态。在他中断状态,去好好沟通,现在有这么一件事情。
如何在不改变事实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到合理。
好多家长在教育中犯的最大问题就是把自己这个家长当的太累了。很多家长去学了好多好多书,各种各样的方法。什么东西都想用,什么都想做到最好。然后发现束手束脚,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到最后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了,结果也不好。
一件事情太累了,必然不长久。我们很难把一件事情坚持下去。养习惯比较好,是因为习惯只要养成了就没那么累了。我们被习惯带着很轻松的把事情做好了。教育孩子这件事,应该从复杂多变的各种各样的技巧中,先抽离出来。尽量的让自己回到最初的样子。
妈妈在孩子小时候只需要做好两点:
第一: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第二:温暖而坚定,想办法立好规矩。
小学阶段:
第一:千方百计的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二:努力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除了这两点,没了。当你想把什么都做好的时候,你发现自已累了,累了就不愿意去面对孩子,会找机会远离孩子。你俩见面又吵一架,又会觉得自己好累,当妈妈不容易,反而会让孩子感觉到缺爱了。反而,孩子的动力变的更差了,所以不如轻松一点,聚焦一点,只做一点,这样的话,我们的生活,我们教育孩子的成果,也会更好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