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篇专论呼吸,显然偏重于“治未病”养生修真的“凝神调息”,而非一般“治已病”之治则,值得修真之士精研细阅。以内功首重“无视无听,抱神以静”之凝神,必神凝气聚,才能从事性命双修。欲神凝气聚,则必须借助调息。调息者,非今气功“三调”中之“顺逆”“深浅”与“腹式呼吸”之所谓“调息”,而是在自然入静后,形成绵绵若存若亡时的“调度息”,即用真意引导与神气三者合一,实即“药产”与“采药”,即可“息以踵”的真人之息。
【原文】
雷公问于岐伯曰:人气之呼吸应天地之呼吸乎?
岐伯曰;天地人同之。
雷公曰:心肺主呼,肾肝主吸,是呼出乃心肺也,吸入乃肾肝也。何有时呼出不属心肺而属肾肝,吸入不属肾肝而属心肺乎?
岐伯曰:一呼不再呼,一吸不再吸,故呼中有吸,吸中有呼也。
雷公曰:请悉言之。
岐伯曰:呼出者,阳气之出也。吸入者,阴气之入也。故呼应天,而吸应地。呼不再呼,呼中有吸也。吸不再吸,吸中有呼也。故呼应天而亦应地,吸应地而亦应天。所以呼出心也、肺也,从天言之也;吸入肾也、肝也,从地言之也。呼出肾也、肝也,从地言之也;吸入心也、肺也,从天言之也。盖独阳不生,呼中有吸者,阳中有阴也;独阴不长,吸中有呼者,阴中有阳也。天之气不降则地之气不升。地之气不升则天之气不降。天之气下降者,即天之气呼出也。地之气上升者,即地之气吸入也。故呼出心肺,阳气也,而肾肝阴气辄随阳而俱出矣。吸入肾肝,阴气也,而心肺阳气辄随阴而俱入矣。所以阴阳之气,虽有呼吸而阴阳之根无间隔也。呼吸之间虽有出入而阴阳之本无两歧也。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呼中有吸,吸中有呼,是一是二,人可参天地也。
【注释】
①应天地之呼吸乎:雷公固然知道其父“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之实。
②天地人同之:老子“玄牝之门,天地之根”,而人在其中,故日“天地人同之”。
③吸入不属肾肝而属心肺乎:欲求知其所以然。
④呼出者,阳气之出也:出自尾闾命宫之命气,故曰阳气。
⑤吸入者,阴气之入也:阴气者,指静极时太虚之清空一气,故又名“无”、名“静”,与阳气之名“有”、名“动”相对应。
⑥呼应天,而吸应地:在人体,天指心之“机在目”之内眦,即上丹田玄关窍;地可指尾间命宫,又可指工程到静极之后在脐下形成虚无气窟的“牝”。因此,黄元吉祖师指出:“玄者天也,牝者地也”。而人之“根”亦在此天地之根中。
⑦阴阳之本无两歧也:此呼吸机理之微,不同寻常。《内经》首章,黄帝稍为泄露“古有真人者”几句而涉及呼吸,即被秦白未视为异端,导致不少后遗症。迨《外经》故物重光,可能联系及秦氏之言斥为“后人托名之作”,后人孰能做此高论哉?
⑧人可参天地也:参天地之化育,其即在静极之后,通过呼吸实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直译】
雷公请问岐伯说:人的呼吸与天地的呼吸相对应吗?
岐伯说:天、地、人都是相同的。
雷公说:心肺主管呼,肾肝主管吸,因此呼出由心肺主管,吸入由肾肝主管。为什么呼出有时不属于心肺,反而属于肾肝;吸入有时不属于肾肝,反而属于心肺呢?
岐伯说:一次呼出之后不能再呼出,一次吸入之后也不能再吸入,因此呼中有吸,吸中有呼。
雷公说:请详细解说。
岐伯说:呼出的是阳气,吸入的是阴气,因此呼出对应于天,而吸入对应于地。一次呼出之后不能再呼出,是因为呼中有吸;一次吸入之后也不能再吸入,是因为吸中有呼。因此,呼出既对应于天,也对应于地;吸入既对应于地,也对应于天。所以,呼出属于心与肺,是从天来说的;吸入属于肾与肝,是从地来说的。呼出属于肾与肝,是从地来说的;吸入属于心与肺,是从天来说的。因为孤独的阳气不能生发,呼出之中有吸入,是阳中有阴;孤独的阴气不能生长,吸入之中有呼出,是阴中有阳。天气不下降,那么地气就不能上升;地气不上升,那么天气也不能下降。天阳之气下降,就是天呼出的阳气;地阴之气上升,就是地吸入的阴气。因此,心肺呼出阳气时,肝肾中的阴气也随着阳气一起出去了;肝肾吸入阴气时,心肺中的阳气也随着阴气一起进入了。所以,阴阳之气虽然有呼有吸,然而阴阳的根本是没有间隔的;呼吸之间虽有出有入,然而阴阳的根本是不能截然分为两端的。
雷公说:好。
陈士铎说:呼中有吸,吸中有呼,既是一也是二,人可以与天地相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