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参加第四期7月30天共修论语正式打卡的第15天,以下是今天学习的内容:
01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是个包打听的人,喜欢问东问西。
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的字,后用作对别人儿子的美称。
这句话的意思是:陈亢向伯鱼问道:“你在老师那里有得到与众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应对说话。’我退回后就学《诗》。另一天,他又独自一人站着,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法立足于社会。’我退回后就学《礼》。我只听到过这两次教诲。”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问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又知道君子不偏私自己的儿子。”
学习心得:
1.“诗”和“礼”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必修课,他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也是从这一点上来入手,可见这两点的重要性。孔子以身作则,诗礼传家。
2.孔子说:“不学《礼》,就没法立足于社会。旨在告诉我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仁、义、礼、智、信”成为人伦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层次和自我认知价值的越来越高,就越来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无疑问,在当前的形势下,礼仪已不是个别行业、个别社会层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民族,才会被尊重。
02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对丈夫自称为小童;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在其他国家的人面前称她为寡小君;别的国家的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学习心得:
这个是古代的称呼,跟我们现在没有多大关系。但现在很多人很有意思,介绍自己的老婆,说这是我太太,这如果被有文化的老人听了就会哑然失笑,觉得这个人太狂妄了。
要知道,太太这两个字的称呼是有渊源的,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有三位伟大的母亲,她们是:太姜、太妊、太姒,合称“三太”。她们是周朝三位开国先王的夫人,她们母仪天下,贤德无比,辅佐和教化了开万太平的几位君王。不仅成就了周朝八百年基业,还为华夏民族培养了留名万世的几位圣人——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后世以“太太”作为已婚女性的尊称,代表贤德直追三太。
正因为这样,如果自己介绍说,这是我的太太,那就相当于自比是像周文王周武王那样很有成就的人,觉得自己特别厉害的人,所以会让别人觉得狂妄。实际上,更合适的称呼是,这是我的爱人,这是我老婆,都可以。
这也提示我们,称呼非常重要,这就是礼的表现。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不能乱说,否则就是不尊敬,表面上对称呼不尊敬,时间长了,心里就开始轻慢,行为上就会做出出格举动。
03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归”在此章中从古音,读[kuì]。
这句话的意思是: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不去拜见,他便送给孔子一头熟了的小猪。孔子打听到他不在家时,前往他那里去回拜表谢。却在途中遇见阳货。阳货对孔子说:“来!我同你说话。”孔子走过去,阳货说:“一个人怀藏本领却听任国家迷乱,可以叫作仁吗?”孔子说:“不可以。”“喜好参与政事而屡次错失时机,可以叫作聪明吗?”孔子说:“不可以。”时光很快地流逝了,岁月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去做官了。”
学习心得:
阳货,季氏家臣,名虎。曾经囚禁季桓子而专国政。季氏是鲁国的权臣,阳货是季氏家的权臣,是当时炙手可热的人物。但在孔子看来,他属于篡权者,且口碑很不好,所以孔子一直不愿意跟他打交道,不愿意成为他的工具。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经典的对话。
这里引申出来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要不要跟着坏人一起做事?
孔子的答案是不行。由孔子孔子不见,可以看到,丢了良心的成功得之无用。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的上司成了一个不择手段的人,他做的事经常与你的价值观产生冲突,但是偏偏这个人又对你的前途和未来的发展举足轻重,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你还要不要继续跟着这位上司做事?孔子的答案是不能跟。因为如果你为了自己的前程去打些擦边球,做些不被允许的事,以此来继续获得上司的欣赏,且不说一朝事发会如何,就算你之后真的功成名就,也会良心不安,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