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哈尔滨和帝都一样暖融,就是风不和善,飘飘长发在春日6级的大风中凌乱,“啪啪打脸”。从车站到宾馆的路上,对哈尔滨产生了一个武断的印象:它是活在过去的、鹅黄色的城市。“由满清至民国,从日伪统治到解放前夕,数十年的沧桑变幻,几个时代的陵谷更替……”。那段历史,因为离得近些,是零零星星被提起、但始终模模糊糊的不远不近的存在,莫名的引人怀想。
与国内大多数城市制式统一、四平八稳的现代建筑相异,哈尔滨留下了不少异域色彩,因长在中国的洋建筑气候总是不同,所以格外惹眼。19世纪末,俄罗斯人随“中国东方铁路”的修建到来,至俄国十月革命后大批涌入,俄罗斯文化在哈尔滨达到鼎盛。“昔日之塞北边陲,繁华之景不逊江南”,想看旧式场面的繁华,哈尔滨是能把上海比下去的,上海的怀旧是浮在面子上的,虚假而整顿:掩藏在淮海路郁郁葱葱林荫底下的小洋楼,或被布置成端庄的展馆,或安安静静作了大户人家的府邸,是庙堂之高,是傲世出尘,端了架子的。哈尔滨的怀旧却沁到骨子里去,可以在一户人家的屋顶、窗台、铁艺栏杆里看到历史在当下的存续,毫不刻意。在百年老建筑里叫卖的章鱼烧;改自日本松浦央行的游客服务中心;破败的扇形霓虹招牌,稀稀拉拉亮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颜色;那些老楼,矮的、斑驳了墙面、破了玻璃的窗,商铺的生意却依旧红火。那种热热闹闹、繁繁胜胜的场面,像香港,是“做旧”手法假不来的实在。
差旅途中惊鸿一瞥系列——哈尔滨马迭尔宾馆,位置得天独厚。安顿好行李,出门就到中央大街。正是工作日下午,街上度假的愉悦气氛丝毫不被影响。大风被五角枫长势喜人的叶子遮挡,只留下风和日丽。中中央大街不可不来的理由无数:老建筑、新商业、冰棍、红肠、邮局、书店,道路尽头的松花江。一条平面的、不居高临下的、可爱的江。
差旅途中惊鸿一瞥系列——哈尔滨从前说起马迭尔,只知道冰棍,却不知它的名气是借了宾馆的光。1906年,法国设计师仿照巴黎的凡尔赛宫设计了马迭尔宾馆,她历经百年风雨,身世崎岖,曾作为解放区的政治会议中心,红极一时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在此取景,又有马迭尔谋杀案神秘故事加身,是旅人放飞想象力再合适不过的地方。对这个老宾馆打心眼里喜爱。一楼大厅的墙面,红丝绒衬布颗粒明明暗暗的光泽,映到仿古金色油画框上,里面嵌着有关身世的资料,暗黄的底,黑白照片,记录着马迭尔绵长的过去。这样的展出,在史料馆里应该是最平庸无趣的存在,在这里,不期出现的地方,却觉得十分应当。最爱楼梯间和客房的走廊,不坐电梯,来来回回穿梭,墙壁和地毯的质地醇厚的像奶油,像老干部办公室的过道,结实的红地毯底下,木地板吱吱呀呀,因挤压发出快乐的声响;三楼的豪华客房,一间间走过去,黄铜门牌上住客的名字不动声色展现着身份:宋庆龄、郭沫若、徐悲鸿……想象混合着木头墙面的味道,一起发酵。
差旅途中惊鸿一瞥系列——哈尔滨在马迭尔宾馆的大堂吧里度过了第一个傍晚。点了玫瑰茶落座,座位旁是“新政府在哈尔滨筹建活动”示意图,桌椅竹编,是商务茶室里谈生意的一本正经的环境。大堂吧入口架着三脚架,正是晚餐期间,一位红衣及地的俄罗斯美人寂寞地演奏着。说寂寞,因为整个大堂吧只有我一人,外面中央大街清凉的夜,想必客人在住所是留不住的。听到一首很美的曲子,曲毕,向美人讨要曲名。乐谱名是俄文,伴有一行稍小字号的法文解释。楼上,有人和着琴声唱起了俄文歌。琴声悠悠,歌声幽幽,我好像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
差旅途中惊鸿一瞥系列——哈尔滨在宾馆里来来回回的次数多了,有一种归属感。趿拉着人字拖出门买根马迭尔冰棍,有种在家门口买零食的随意。自助餐厅里,有叫人念念不忘、每顿要喝2碗的红菜汤。大厅里面人来人往,外面车水马龙,在这样的背景底下,有种宾至如归的安心踏实。
差旅途中惊鸿一瞥系列——哈尔滨宾馆步行5分钟,到圣索菲亚教堂。暗红的砖块严肃服帖,110年恪尽职守;拜占庭风格的教堂,头上是绿的压迫、圆拱的顶。一侧的窗沿和屋顶常年被一群的白鸽占领,它们是这座东正教堂唯一柔和的存在,巍峨屹立中一抹灵动的轻巧,在毫无预兆呼啦啦飞起一大片的时候才惊天动地。这和平的象征不论出现在哪里都能让人嗅到一股祥和的、宽慰的气息。
差旅途中惊鸿一瞥系列——哈尔滨教堂不远处有黑龙江省美术馆,正在展出工业题材的版画。
哈尔滨的最后一个上午留给了老道外。“道外”相对“道内”,以“中东铁道”划分,这片区域远比百度地图上“老道外中华巴洛克”旅游景区更广大。曾经的道外繁盛一时,行至靖宇街一带,老建筑上花样繁复,极尽炫技之能事。如今的道外是个落魄了几代的贵公子,“贵”的影子几乎见不着了,在荒废的时间里被残蚀成斑驳,黑黢黢的凋零了下去。建筑高处样子好看些,实在也是勉力维持着,风吹过,留下了杂草的种子,在砖瓦凹凸间高兴蓬勃的生长起来。人可触及的部分,沾了太多人间“烟火”气,真正的烟火,把墙壁上面明丽的色彩烤的焦黑,刺眼的油漆铺天盖地,七扭八歪盘踞着,一寸也不放过。一街之隔,把这里和都市的光鲜隔开了,像王母轻轻一指划出的银河。然而,这里奄奄一息的气氛叫人着迷,那样不加掩饰的、粗糙的真实,反而让人对费心规划的“巴洛克景区”没什么兴致,太刻意的粉饰。这落败看得人津津有味,一点没有繁华落尽的惆怅和怜惜,好像风烛残年的“历史”这样的老去是最合人心意的,只有这样暗色的背景里,才好撕开猎奇的口子,贪婪的搜集败落的证据。真正可惜的是这些老建筑已在拆除只列,即将不复存在了。
差旅途中惊鸿一瞥系列——哈尔滨初次走在一座城市这样的区域,心里还是没底的,急匆匆掠过。实在是一个女孩独行最扫兴的事。
哈尔滨的三日,是俄罗斯女孩弹奏的《Tu Hai Mera Prem Devta》,那玫瑰味的琴声。
差旅途中惊鸿一瞥系列——哈尔滨特产只买了2根红肠。没去传说最受当地人欢迎的“商委”,因为要排长队。
回程的高铁上,有小孩学蚊子叫。
车上看完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
预备周末去赶中国美术馆最后一天的《俄罗斯油画精品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