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翟
《花少·老友记》中秦岚说到:“人很难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也不能直接面对自己的缺点。”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节目,她很难看到自己身上的这些缺点,露出来的问题,人很难看到自己的影子,又或者说看到的影子是不全面的,太阳看到的其实是不一样的。在与别人相处时要正视自己。自己评判自己终究是太主观了。
为什么很难看清自己?
古希腊箴言认识你自己一直是人类的重大议题。研究表明,95%的人认为足够了解自己,然而真正拥有自我意识的人数占比不超过15%!
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有着利我心理,例如上学的时候交换改作业,自己的错误很难发现,而别人的,字写错了这种小错误,也能一眼就看到。因为我们本能的将自己美化,忽略掉自己一些细节上的东西,而对待他人,则存在一定的挑剔心理。
《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中有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只有跳出思维定势,站在他人的视角审视自己,才能更全面的认识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问题。
人需要自我认知
在网络平台,我们不难看到博主逆袭,前后反差极大的成功事迹。
看到一个知乎答主讲自己:小学的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到中学时代的自卑狭隘过度到大学时期的积极奋进与成谜于LOL、王者的颓废生活再到工作后的自律克制、积极进取。个人从性格到为人处事、意识方法发生很大改变的原因来自于认清自己。
举几个极端的例子:
患有色盲证的人,颜色辨别是有困难的,如果立志当一名画家,可谓困难重重,画出来的色彩很难想像是如何的美丽动人。
没有父爱或母爱的人,一直在内心深处在寻找这种缺失的补充方案,有积极的,有消积的,但积极的态度更容易让他渡过难关。
一个愚蠢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愚蠢,因为他愚蠢到无法意识到这一点。
不论是在身体上,心灵上还是思维方式上,缺乏自我认知,使我们很难从经验中学习和成长。
如何才能认清自己?
1)首先是自我观察。
猎豹总裁傅盛把一个人的认知状态进行了有趣的划分,一共是四个境界:
A: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B: 知道自己不知道;
C:知道自己知道;
D:不知道自己知道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了找回自己,从起床开始就记录自己在哪一段时间干了什么事情,事无巨细。当你思考的时候,知道你在思考;吃饭的时候,知道每一口的滋味;走路的时候,知道脚下的路是否平坦,等等如此一些,都是如实观照的一些实际操作。由此体察到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所感。回过头来再看到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变化是巨大的。
2)评价
持续一年的时间我都会定期的在一周的结尾写一下自我评价,优势劣势。然后发现仅仅是主观上的评价并不能显露出太多的问题。
比如我以前,每次和人聊天的时候话就特别多,而且老喜欢用自己的理论给别人提建议,有次朋友实在忍不住了,直接说这样讲话他很不舒服,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上大学的时候,做小组作业总会有人透露出抗拒的信息,直白的问对我有什么意见还是对安排方面有什么不合理,别人出于各方面的顾虑往往不会直接表达出来,然后在某一刻,直接情绪爆发。
有一段时间因为这样的事情居多背负了很重的心理负担,在这个环节,是阿德勒《被拒绝的勇气》拯救了我。
3)提问
人总是主观的说肯定句,却难以对别人进行提问,我们很少会在大脑中产生发问的动机。
有段时间很喜欢看一些访谈类的节目,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挖掘自己的内心,对于一个针对性的话题,既能从自己这里找到一部分答案也能从他人那里找到一部分答案。
上世纪80年代,英特尔还是一家电脑存储器公司。面对日本厂家的低价策略,英特尔连续6个季度出现亏损,外界开始怀疑英特尔是否能生存下去。
一个阴雨的下午,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Andrew S·Grove)在办公室召开董事会,全场所有人意气消沉。
安迪·格鲁夫有一个问句打破了沉默:“估计我们都要下台了,如果另选一名新总裁,你们估计是谁。”
CEO摩尔说到:说不谁会收拾这个烂摊子,可能是马丁,也可能你我都想不到。
格鲁夫继续问:“如果他当选,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
摩尔犹豫了一下,答道:“他可能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做芯片处理器。”
格鲁夫再问到:“那么我们自己可以做芯片处理器吗?”
摩尔肯定地说到:“我想这是没问题的。”
格鲁夫目不转睛地望着摩尔,说:“为什么你我不自己动手?”
从1986年,英特尔提出新的口号“英特尔,芯片处理器公司”。伴随着经典广告声,“灯,等灯等灯”的出现,英特尔处理器变得家喻户晓。
你看,总裁安迪·格鲁夫只用了四个问题就解决了困境。
4)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避免情绪化的判断和偏见,以更客观的态度看待自己。
情绪冲到脑门的时候,一度想要不吐不快,黄金五秒钟总能拉我回到理性的高地,如果被情绪支配,先默念5个数,然后告诉自己冷静。
无论使用什么方法,只要你开始有意识去正确自我认知,能客观的分析自己、接纳自己,并尝试着把自己改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你就不再迷茫、焦虑、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