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RIA学习力导师授证班输出合辑
「RIA学习力」《少有人走的路》No.9,李婷

「RIA学习力」《少有人走的路》No.9,李婷

作者: 婷说TingTalk | 来源:发表于2020-02-15 20:07 被阅读0次

拆页十
选自《 第二部分:爱 》
P112

**爱,不是感觉 **

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不少人声称富有爱心,充其量只是渴望爱的感觉,他们所做的事情, 没有爱的成分,甚至具有破坏性。真正有爱心的人, 即使面对他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也能表现出爱的姿态,他们心中蕴藏的爱,才是真正的而非虚假的爱。
爱的感觉与精神贯注密不可分。后者是把情感与兴趣“贯注”在外在对象上,并将其当成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精神贯注和真正的爱容易混淆,但仍有显著 区别。
首先,精神贯注的对象,不一定是有生命的事物, 因此就不见得具有心灵的感受。精神贯注的对象,可能是股票,也可能是珠宝,贯注的过程,不见得以爱为出发点。其次,对某种事物产生精神贯注的人,未必会重视其心智的成熟。患有消极性依赖症的人,甚至害怕贯注对象成长和进步。那个开车接送孩子的母亲,显然是以孩子为精神贯注的对象。她把个人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却不重视其心智的成熟。第三,精神贯注可能与智慧和责任无关。在酒吧里初识的两个异性,可能在短时间内相互贯注。他们事前没有安排约会,没有做出过承诺,没有考虑过各自家庭的稳定性(它们显然要比性接触更重要),当事人的情感和需求,仅仅是追求性的满足。最后一点是,精神贯注随时都可能消失。性接触和性行为结束后,双方兴味索然,觉得对方毫无吸引力。换句话说,精神贯注生命力极短,不可能长久维持。

真正的爱,须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就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甚至是自我牺牲),不然爱的愿望就会落空。惟有真正投入和奉献,才是实现爱的最有效的方式。病人同医生建立“治疗同盟”,才能实现人格 的健康成长。病人寻求心理治疗,是为了实现某种改变。他们必须信任医生,以求获得足够的力量和安全感。医生为建立同病人的“治疗同盟”,也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给予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医生需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医生未必有足够的耐心,去长时间聆听病人的倾诉,但其职业性的奉献精神,却要求他们不论喜欢与否,必须对病人的倾诉洗耳恭听。这种情形和婚姻极为类似:健康的婚姻和健康的治疗一样, 双方都得做出适当的牺牲,把个人好恶暂且放在一旁,给予对方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同样,当伴侣双方的求偶本能结束,最终走出初恋的幻觉时,当双方愿意各自到别处呆上一段时间时,他们的爱才开始接受真正的检验,彼此之间才能够发现爱是否真的存在。
在心理治疗或婚姻关系中,拥有健康情感的人, 也可能产生精神贯注。两个彼此真爱的人,即便有了稳定的婚姻关系,仍会产生精神贯注,但其间更多的却是爱。精神贯注或坠入情网的感觉,会使爱具有更多的激情,带来更大的幸福感,不过,它们不是不可或缺的条件。真正有爱的人,不可能单凭爱的感觉行事。真正的爱,来自双方心灵的意愿,而不是一时冲动。真正的爱,是自我决定和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时刻都有爱的感觉,诚然是一件好事,而爱能否持久地延续,取决于我们是否有爱的意愿,是否有奉献精神。例如,我可能遇见一个心仪的女人,我很想去爱她,但这么做,就会毁掉我的婚姻,危及我的家庭,所以我会抑止这一想法,我会这样说:“我很想去爱你,可我不会这么做, 因为我对妻子和家庭做过承诺。”同样,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我就不可能随便接收新病人,因为我对其他病人做过承诺,而且我的精力毕竟有限。爱的感 觉,也许是无限的,爱的火苗,随时可能在心头燃起, 但是,我们能够付出的爱有限,不能随意选择爱的对 象。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把真正的爱与爱的感觉混为一谈,只能是自欺欺 人。一个整天酗酒、不管妻儿的人,可能眼含热泪对酒吧侍者倾诉:“我爱我的家人。”对子女置之不理的 人,也可能以最具爱心的父母自居。这种虚假姿态其 实不难理解:把“爱”挂在口头上,或只在脑海里去想象真正的爱,并以此作为爱的证据,这些显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通过行动去爱却相当困难。真正的爱,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行动,这远远大于转瞬即逝的感觉或者精神贯注。真正的爱出自自我意愿,只 能依靠实际行动来证明。“爱”与“非爱”的区别,正 如“善”与“恶”的区别,有着各自客观的、既定的标准。爱是行动,不是空想,爱是一种客观存在,不 是头脑的主观意象。

「I,重述知识」(必选)
真正的爱和精神贯注有哪些区别,什么是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是不计较回报,为对方付出,不是嘴巴说说,而是通过行动来证明的。
精神贯注的爱,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从被寄托的人,事,物上来得到一种满足感。比如我周围有些朋友,就说自己爱跑步,但是和真正发自由心爱跑步的人相比,他们没有付出足够多的精力时间去学习如何正确的跑步,去科学的坚持锻炼。只是嘴上说自己爱跑步,无非就是通过这种“感受”自我满足罢了,所以这样的人,永远也无法在某些事情上取得成功,也不可能在自己爱的事情上得到收获。

「A1,激活经验」 (必选)
盘点一下,你有哪些精神贯注,比如你对宠物、金钱、工作或者爱人孩子,请列出你直觉判断属于精神贯注的,然后,挑选一个,用I便签中梳理的精神贯注特点一一分析,看看自己的“爱”有多么“真”。
有二件事情,我整理出来,是属于典型的精神灌注
一是养狗,我家有三只狗,我也是真爱狗,但是和我妈妈对狗的爱相比,我的确是不能说真爱。我做不到我妈那样,每天早上6点起床遛狗,晚上工作在晚,在辛苦,她都会带他们去遛狗。有好吃的狗骨头,都会带回家给他们留着,会三不五时的为他们做鸡胸肉炖罗卜,会在天气冷的时候为他们缝制小被子,可是我除了跟他们买买狗粮陪他们玩玩。在实际的养狗过程中,我真的没有做到付出和无私的爱。虽然我的确是爱狗的,但是这种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我付出的太少了。
还有我爱跑步,我爱旅游,我爱我男朋友,实际上我对这些我所谓爱的事物和人,都谈不上爱,我付出的太少了。这样我也能理解,我实际上是个很自私的人。

「A2,规划运用」 (可选)
从今天便签中的真正的爱的定义出发,想一想,面对爱人和孩子,你有哪些行为需要调整,请从中挑选出一个你最难做到但最有价值的,说说自己难在什么地方,再说说接下来自己要怎么办。
我男朋友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忙,我总是唠叨他点外卖,对身体不好。因为这个事情,我们曾经吵过一次架。他说我只会嘴上说说,如果觉得他点外卖不好,为什么不做饭给他吃。我觉得他太自私,凭什么要求我做饭,只会以自己的想法来要求我。
现在到了这里,也的确觉得那个时候的我,很自私,我所谓的关心就是一种精神贯注。我都是嘴上关心,如果真的爱他,我的确是应该想办法学着做饭,每天不忙的时候,跟他送饭,让他能够安心工作。但是那时的我,太以自我为中心,把情感都放在对方身上,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只会要求我做事情。现在想想我应该为这件事情向他道歉才是。
我个性上的最大问题,就是太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把精神贯注在外在对象身上,其实从里面剖析我自己,我其实是个很个很消极的人,我需要完成的冲破自我界限,全身心的投入的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IA学习力」《少有人走的路》No.9,李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we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