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作者: 苏州的雨巷 | 来源:发表于2021-11-06 12:06 被阅读0次

    上个星期的《南方周末》,我现在才看。

    有篇文章,讲的是八股文。

    对八股文,我们一般都没有好印象,觉得这是科举时代折磨人的考试工具,条条框框规矩多,枯燥无聊,固定呆板,用伟人的话说,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其实并非如此。

    八股文,顾名思义就是每篇文章要八段文字,其中每两段需要对仗,就像一种动物,有八条腿,分为四对一样。但对每一对的文字长短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可长可短。就这一点,就比律诗要自由得多。

    那八条腿需要一个头来统领,叫破题。科举的题目,大多来自于“四书”,从一个字到一段话,都有可能。破题,就是要点明题意,这考验应试者的功夫,也是可以自由发挥的地方。如果题目很长,考验应试者的是概括能力,如果题目很短,考验应试者的是诠释水平,只要说得通,都是可以的,并没有硬性的规定。下面的承题、起讲同样也没有多少硬性规定,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从这个角度看,还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文体。

    举个栗子:“吾不知未去之前,秋波何属。或者垂眺于庭轩,纵观于花柳,不过良辰美景,偶尔相遭耳。吾不知既去之后,秋波何往。意者凝眸于深院,掩泪于珠帘,不过怨粉愁香,凄其独对耳”。

    不枯燥吧。还有点像元杂曲呢。

    那么我们头脑中八股文的负面印象是从哪里来的呢?肯定是某种宣传,某种定势带来的。遗憾的是,我们很少有人会真正地、自身去了解,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东。

    南方周末的创始人左方老师近日去世。一个时代过去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cr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