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两部曲:“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纪念套装(共2册)》
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81个笔记
>>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 目的论之类的学说只是一种诡辩,精神创伤确实存在。人既不可能忘记过去,也不可能从过去中解放出来。
>> 为什么讨厌自己?
>> 的确。你感觉自己没有任何优点,只有缺点。不管事实如何,就是这样感觉。也就是自我评价非常低。问题是,为什么会那么自卑,为什么会那么低估自己呢?
>> 你认为对她来说最害怕的事情、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么呢?当然是被自己喜欢的男孩拒绝了,是失恋可能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因为青春期的失恋在这方面的特征非常明显。
>>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 不可以岔开话题。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说“有好处”。
>>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 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 如果真的成为一个人,也就是只有一个人活在宇宙中的话,那就既不是“个人”,也感觉不到孤独了吗?
>> 人在本质上必须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根本不可能做到与他人完全隔离。正如你所说的,“如果能够一个人生存在宇宙中”这一前提根本不可能成立。
>> 但是,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种论调也太极端了!独立于人际关系之外的烦恼、个体内心的苦闷、自我难解的苦恼等,难道您要否定这一切烦恼吗?!
>> 是的,请您说明一下!如果先生说自己是哲学家的话,那就必须把这一点解释清楚!
>> 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 这可真是个无聊的问题。从我前面的话中您也应该明白我是一个极其自卑的人啊。
>> 哲人:在阿德勒所使用的德语中,劣等感的意思就是价值更少的“感觉”。也就是说,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
>> 哲人:事实上,问题不在于有所欠缺。155厘米的身高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而已。乍看之下也许会被认为是劣等性。但是,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 青年:也就是说,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 也就是说,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即使1美元纸币所承载的价值是一种常识(共通感觉),那它也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价值。如果从印刷成本考虑的话,它根本不等于1美元。
>>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 自卑感真的是一种人际关系问题吗?例如,即使社会意义上的成功者,也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完全没必要自卑的人也会有某种程度的自卑感。
>> 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人类史上的科学进步也是“追求优越性”的结果。
>>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 自卑情结一词原本表示的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
>>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这一点你能够理解吧?就像阿德勒说过的那样,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例如,虽然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若是正因为如此,才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那反而成了好事。
>>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 “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青年:也就是说“要不是因为这一点,我也能行”。
>> 哲人:正是如此。如何去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呢?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
>> 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
>> 哲人:当然。我虽然对时尚不太了解,但10根手指全都戴着红宝石或者绿宝石戒指的人与其说是有审美意识的问题,倒不如说是自卑感的问题,也就是一种优越情结的表现。
>> 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 哲人:不是这样。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 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 此时我如果甩出“你怎么能够理解矮子的烦恼呢!”之类的话加以拒绝的话,那谁都会再无话可说。如此一来,恐怕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翼翼地来对待我吧。
>>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 请你这样想。一提到“追求优越性”,往往容易被认为是尽力超越他人甚至是通过排挤他人以取得晋升之类的追求,往往给人一种踩着别人往上升的印象。
>>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 好吧,我们都不一样。性别、年龄、知识、经验、外貌,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 哲人:如果那个竞争对手对你来说是可以称得上“伙伴”的存在,那也许会有利于自我研究。但在多数情况下,竞争对手并不能成为伙伴。
青年:怎么回事?
>>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 哲人:这与竞争有关。请你记住。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 我有一位年轻的朋友,据说他少年时代总是长时间对着镜子整理头发。于是,他祖母对他说:“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那之后,他便活得轻松了一些。
>> 就像热衷于照镜子的少年一样,这实际上也是自我意识过剩的反应。世上的人其实并不关注我。即使我在大街上倒立也不会有人留意!
>> 而父母根本不管这一点,他们总是不认可我。无论我做什么都被当作孩子来对待,一遇到事情就被否定,总是被压制、被忽视。简直就是生活在自卑感中,还必须意识到与哥哥之间的竞争!
>> 包括你与你哥哥的关系,也从“竞争”角度去考虑。如果你不把自己与哥哥或者他人的关系放在“竞争”角度去考虑的话,他们又会变成什么样的存在呢?
>>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 目的论只是一种诡辩,精神创伤确实存在!而且,人根本无法摆脱过去!先生您也承认我们无法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吧?
>> 那么,我来问问您“现在”这个话题吧。上一次,先生您说“人是在捏造愤怒的感情”,是吧?
>> 青年:那么,我来问问您私愤的事情。如果无缘无故地被人破口大骂,先生您也会生气吧?
哲人:不生气。
>> 孩子有时候会通过恶作剧来捉弄大人。在很多情况下,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他们往往会在大人真正发火之前停止恶作剧。
>> 对方只是想要责难挑衅你,通过权力之争来达到让不顺眼的你屈服的目的。这个时候你如果发怒的话,那就是正中其下怀,关系会急剧转入权力之争。所以,我们不能上任何挑衅的当。
>> 哲人:是的,“复仇”阶段。尽管暂时败下阵来,但对方会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着复仇、等待着进行报复。
>> 是的。例如,看到割腕的孩子很多人会不可思议地想:“为什么要做那种事情呢?”
>>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 所谓控制怒气是否就是“忍耐”呢?不是的,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 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 也就是说,如果过度拘泥于胜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 首先,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 请您等等。我得做一下笔记。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 首先,我们从“工作课题”来考虑。无论什么种类的工作,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
>> 唉?请稍等!先生您是说他们并非不想工作或者拒绝劳动,只是为了逃避“工作方面的人际关系”才不想去上班的?
>>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 很多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但果真如此吗?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与爱之主题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 现阶段能说的就是不能够逃避。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即使最终发展成用剪刀剪断,也要首先选择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
>> 很难领会人活着必须面对的人际关系课题的真正含义。
>>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 我之所以把别人看成是“敌人”而不能看成是“伙伴”,是因为在逃避人生的课题。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 假设你讨厌A这个人,说是因为A身上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
>> 但是,那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 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
>> 那么,您是说我为了逃避人生课题或者进一步说是为了逃避人际关系,仅仅为了这些我就去捏造别人的缺点?
>> 是的。即使你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那也不是因为你沾染了“恶”。这不是一个应该从道德方面来谴责的问题,它只是“勇气”的问题。
>>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 ……最终还是“勇气”问题吗?如此说来,先生您上次也说过,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
>> 但说实话,我没有信心能够克服自卑情结,即便那是一种人生谎言,我今后恐怕也无法摆脱这种自卑情结。
>> 总而言之,你就是希望听到具体对策,对吧?
青年:正是。我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一听到“拿出勇气”之类的指令后,就马上像加油一样地去补充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