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出去吃饭,高峰时段,需要等位。
我刚拿到号,苹果眼睛一亮,已经在叫号区找到位置坐下。
那个位置的妙处就在于:旁边小女孩,正拿着手机在看《小马宝莉》。
苹果开开心心地凑过去,一起看。
一会儿,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也加入进来。高、中、矮三个小朋友,对着一台手机,看得十分投入,画面和谐。
很快,大男孩的妈妈就走过来,拉着男孩的衣服大声指责,“一看到手机,就往上凑。说你多少次了!再说,那么小的孩子你也能看一起,没羞没臊!”
男孩红了脸,站起身,气呼呼往旁边挪了两个位置。
他的妈妈,坐下来开始教育小女孩的妈妈,“别让孩子玩手机了,对眼睛不好,小小的就该近视了。而且,玩手机会损害孩子的大脑,以后学习没法专注了。”
女孩的妈妈有点不好意思,敷衍地点着头。男孩的妈妈满脸优越感,还在继续说,“我儿子11岁了,我从没给他看过手机。乔布斯都是18岁才让他孩子看手机的。”
……
自从乔布斯不给孩子看手机的案例被到处援引之后,“不让孩子看手机”,似乎就成了育儿界新的政治正确。
似乎,不给孩子看手机的父母,就是好父母。相反,给孩子看手机的父母,就一定是逃避教育责任、放任孩子玩物丧志,亲手毁掉孩子的未来。
“手机毁孩子”的言论甚嚣尘上,那些允许孩子看手机的家长,甚至变成了被抨击的对象。
可手机,真的不是洪水猛兽,那些偏执地相信手机能毁孩子的家长,才是。

我可以找到100个理由,劝你不给孩子看手机。
会损伤孩子的视力。
会涣散孩子的注意力。
会让孩子排斥真实的世界。
会让孩子嫌弃自己,整容上瘾。
会让孩子放弃理想,懒于奋斗。
……
而且,这些全部都有真实的案例作为支撑。
在医院,眼科大夫每天都在不厌其烦地嘱咐家长,“少给孩子看手机。”
在学校,有些孩子整天萎靡,可一提手机,双眼就放光。
新闻里,有孩子撑着伞从高空跳下致死,因为在模仿动画片。有孩子放弃努力,只想整容做网红。
……
可,毁掉孩子眼睛的,并不是手机本身,而是不健康的用眼方式。每天连续好几个小时看电视、玩手机,长期用错误的姿势读书、写作业。说到底,是孩子的无节制,和父母的不控制。
沉迷手机的孩子,通常有一对隐形父母。或者忙碌,或者干脆不在孩子身边。有老人或者保姆照顾孩子的起居,却没人给他们高效的陪伴和正确的引导,唯有靠手机,填满内心的空虚。
模仿危险动作的孩子,是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那是虚构,那样的事,只能发生在动画片里。
游戏上瘾的孩子,不过是沉迷于轻易可获得的成就感。而那种成就感,对于时时被父母打击的孩子,是奢侈品。
……
当孩子出现极端行为,几乎无一例外,都能在父母的身上找到答案。
我身边对手机最深恶痛绝的,是一个表嫂。她常一脸惆怅地向任何有孩子的人取经,“我孩子整天就想看手机,你说怎么办呀?”
到底怎么办,谁也没能说出个谱来,可所有人都知道了,她的孩子不自律,沉迷手机,自毁学业。
事实是,表嫂总是在上完班、打完麻将、刷完手机,结束一天的娱乐后,才想起来自己有个女儿。走进女儿房间,发现她在拿手机看电视剧,于是劈头盖脸一通骂,甚至上手打,“就知道看手机!就知道看手机!”
除了骂,她与女儿几乎没什么沟通。
而这样的她,却好像什么错都没有,错了的,是孩子和手机。
发现没?
手机其实是父母的功臣。因为,手机有一个强大的功能,叫背锅。
有了手机这个万能背锅侠,父母的懒政、失职、偏执,都可以被掩盖。

总有家长认为,孩子一接触手机,就必定沉迷。这样的家长,是有多么不信任自己辛苦生养的孩子?
作为一个育儿文的写作者,我儿子小苹果,不到四岁就有了自己的手机。那时我换了新的,就把旧的给他了。
刚有手机那几天,他的确非常兴奋,甚至沉迷。总想打开手机看看他的汤姆猫,洗洗澡,喂喂饭,逗逗它,对它说说话。
因为我限制他,一天只能玩一次,一次只能十分钟。所以他得趁我不注意,才能偷偷打开手机,然后马上被发现,制止。
可所谓的沉迷,只持续了不到一周。一个月后,他甚至好几天都想不起来自己的手机。
不是手机不好玩,而是生活中还有很多更好玩的事。他有书想看,有兴趣班想上,想和爸爸妈妈玩,还想和小伙伴们疯跑。
拥有手机这两年,苹果的眼睛没变坏,专注力没变差,性格也没变糟。相反,手机让他变得思维更宽阔,学习力更强。
比如,他现在认识一千多个汉字,不是我教的,也不是幼儿园教的,而是他在看手机和看书的过程中,自己认识的。有一次在街上,他认出了“奥”字,我很意外,他不屑一顾,“不就是奥特曼的奥嘛。”
比如,我和张先生都很寡言,他却善辩,还很有幽默感。因为,他偶尔会在抖音上看段子。
比如,有些东西他不会用汉语说,却会用英语讲。因为,他偶尔会玩APP上的英语小游戏。
只是,每次他玩手机时,我一定会在身边。
因为我深知,手机是把双刃剑。它伤害眼睛和大脑的凶器、诱人堕落的毒品,还能变成教人变坏的课堂,同时,它也是孩子学习的工具。
这世间,几乎万事万物都有好坏两面性,手机不过是其中之一。我负责任地说,手机不会毁掉任何孩子,就像剑不会杀掉任何人。

玩个游戏。
从现在开始,不要想喜马拉雅山的猴子。
所以,你现在在想什么?
当你近乎暴力地命令孩子,“十八岁之前一定不能碰手机”时,孩子真的会无条件遵从吗?或者说,表面会顺从,心底里,却是澎湃的好奇和逆反。
别再提乔布斯不给孩子看手机的老皇历了。
乔布斯若还活着,若还有未成年的的孩子,他一定会做出完全相反的决定。因为,时代不同了,现在是手机被广泛使用、线上教育不断推广、互联网不断浸入生活的时代,让孩子远离手机,就是把孩子与时代隔离。
粗暴隔离,愚蠢至极。
真正正确的方法,是帮助孩子了解手机,融入时代。
时间上,一定要提前定好规则。固定的时段,固定的时长,必须遵守,否则就剥夺以后继续看手机的权利。
形式上,孩子越小,在手机上浏览的内容,父母越需要监管。自己确认过,健康、有益的内容,才给孩子看。
认知上,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辨别力。让孩子知黑白,辨好坏,正确使用工具,而不是被手机拉入魔坑。
如果说了这么多,你还是觉得手机有害。
那么,请回忆下,父母当初为了将你和互联网隔绝开,付出了多少心血。
而现在呢?
你不仅没被毁掉,而且还被互联网承包了一切,生活、工作、学习、娱乐。
还有,吐槽父母曾经的专制,和孩子现在的放肆。
冯尘,两把刷子写作训练营创始人,不甘心的主妇,有故事的写作者。原创公众号:冯尘(feng-chen6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