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房日记
书房笔记:逃避自由(八)

书房笔记:逃避自由(八)

作者: 三月日 | 来源:发表于2017-03-11 17:17 被阅读2次

第七章 自由与民主

(一)个体之错觉

表达我们思想的权利,只有在我们能够有自己的思想时才有意义。只有内在的心理状况能使我们确立自己的个性时,摆脱外在的权威,获得自由才是永久的。

直接受到压抑的不仅仅是敌视,被外加的虚假友善扼杀的也不仅仅是友善。大量自发的情感受到了压抑,并被伪情感取而代之。弗洛伊德就抓住了一种这样的压抑,并把它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中心,这便是性压抑。

对悲剧感的压抑深深触动了人格的根基。人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死亡意识及生命悲剧面的意义。对个体化进程甚微的社会来说,个人存在的结局便不成其为问题,因为个人存在之经验本身就没怎么发展。而在个体化发展程度较高的文化中,人们是根据文化的社会及心理结构来对待死亡问题的。

在情感禁忌的过程中,现代精神病学扮演了一个暧昧的角色。一方面,它的最伟大代表弗洛伊德打破了人类思想的理性、目的性特征的虚构,开辟了一条新路,可以深入激情的迷宫。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的这些成就极大的丰富了精神病学,但后者又把自己变为操纵人格普遍趋势的一种工具。

谁能反击“科学”呢?

个人最大力量的基础在于人格最大限度的整合,这也就意味着以最大限度的认清自己为基础。“认识你自己”是人获得力量和幸福的根本要求之一。

讥讽和天真二者的集合,便是现代个人的典型特征。其根本结果便是打击自己思考自己决策的能力。麻痹批判思维能力的另一种方法是,破坏所有对世界的结构性看法。在“自由”对盛名下,生命丧失了全部结构,它由许许多多的小碎片拼凑而成,各自分离,没有任何整体感。

如果我们只见到了常人的经济需求,如果我们看不到机器化了的普通人潜意识里的痛苦,那么,我们就看不到来自于人的基础方面的对我们文化的威胁,即,欣然接受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和任何一个领袖,只要他许诺使人兴奋激动,只要他能提供一种自称使人的生命变得有意义、有秩序的政治结构和象征旗号即可。人变成机器人,丧失对自我的信心,这正是法西斯主义政治目的的沃土。

相关文章

  • 书房笔记:逃避自由(八)

    第七章 自由与民主 (一)个体之错觉 表达我们思想的权利,只有在我们能够有自己的思想时才有意义。只有内在的心理状况...

  • 书房笔记:逃避自由(七)

    第六章 纳粹主义心理学 从心理学角度看,急于屈服于纳粹独裁政权似乎主要是因为人内心的厌倦和屈从状态。普通人难以忍受...

  • 书房笔记:逃避自由(一)

    逃避自由 Erich Fromm 第一章:自由---一个心理学问题? 1.约翰.杜威:“对我们的民主...

  • 书房笔记:逃避自由(二)

    第二章 个人的出现及自由的模棱两可 1.自由是人存在的特征。 2.个体化进程有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在肉体、情感和精神...

  • 书房笔记:逃避自由(三)

    第三章 宗教改革时代的自由 (一)中世纪的背景和文艺复兴 1.尽管中世纪的人在现代意义上是不自由的。不过他既不孤单...

  • 书房笔记:逃避自由(四)

    (二)宗教改革时代 1.路德教派和加尔文教派诞生于这个发展阶级。新宗教是城市中产阶级、城市贫民及农民的宗教。 2....

  • 书房笔记:逃避自由(五)

    第四章 现代人自由的两个方面 1.我们对摆脱外在于自己的权力,不断获得更大的自由而欣喜若狂,却对内在的束缚、强迫和...

  • 书房笔记:逃避自由(六)

    第五章 逃避机制 (一)权威主义 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倾向,欲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以便获取个人所缺...

  • 书房笔记:逃避自由(九)

    (二)自由与自发 积极自由在于全面完整人格的自发活动。 从心理学角度讲,自发活动就是自我的自由活动。艺术家可以定义...

  • 《逃避自由》笔记

    1 作为人类经验的自由是什么?渴望自由是人性中某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吗?它是一种无文化差别的共同经验,还是因个人主义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房笔记:逃避自由(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fz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