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
当我们选择与另一个人,组成了一个全新的小家庭。随之而来的,是我们与另外一群人,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了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对方的父母。
自打我们结婚的那天起,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好的婆媳关系,就应该把彼此当做亲生母女!
*这真的是解决“婆媳问题“的关键所在吗?
*您有听到过自己的婆婆这么说过吗?
*您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在之后的生活中,您的感受与想法又是什么呢?
听到婆婆说“我会把你当作亲闺女”,到底是喜是忧 ?
欢迎大家就这个问题,在文末“写评论”一起来讨论!
首先,我想为婆婆说句话:婆婆说这句话,多数是真心的!
不过,先等一等高兴,因为后面还有一句话:婆婆对儿媳通常来说只是 “间接兴趣” 。
“因为我儿子喜欢,因为我儿子和你结婚了,所以我需要“喜欢”你!”婆婆在这段婆媳关系中,是被动接受的!
没有十月怀胎的骨肉相连,没有几十年来的朝夕相伴,能有多少真情实感?说实话,真谈不上!
虽不排除有婆媳投缘的可能性,但这种几率,并不大。
01 婆婆把媳妇 “当作亲闺女“ 的目的
第一层:家里多了一口人,作为主人,想要“媳妇“这个家庭新成员开心,感觉有家的温暖。
第二层:想要媳妇对儿子好,让儿子生活幸福。
02 “当作亲闺女“ 的隐患
的确,有可能婆婆打算“把媳妇当做亲闺女”之后,会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平等对待儿子和媳妇,甚至有的婆婆会对媳妇比儿子还要好。
这是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层面。
但这背后,还有另外一种期待,却很少有人意识到。
那就是:婆婆会无意识地把儿媳拿“女儿”的标准来衡量打分!对儿媳有着更高的要求与期望。
这是非常可怕的!
就好像完美主义者,通常都是闷闷不乐的,高期望对应着的就是较低的“满意度”!
举个例子来说:
如果婆婆列了个清单要儿媳买菜,儿媳照样买回来了。
如果是以“儿媳”的标准,这就已经很好了;
如果是以“女儿”的标准,婆婆会心想:哎!经过包子店,怎么不知道给我带几个回来呢?要是我女儿的话,就一定会买。
来访者小A的婆婆,逢年过节总爱比较小A给她买了什么,给娘家买了什么,一旦买给自己的礼物逊了一筹,她就会冷嘲热讽地道:“唉,亏我平时待你像亲女儿……”
想一想:一位整天期待您考90分+的妈妈,和另一位只需要您能够靠及格就行的妈妈,对您来说,哪一个会更轻松呢?
而对于婆婆而言,何尝不是如此。
来咨询的婆婆们,跟我讲起自己的儿媳,没讲两句就要掉下泪来:“我辛辛苦苦帮她带孩子,她连句感激的话都没有,还要挑三拣四,嫌我的饭做得不好,地扫得不干净,这种气谁受得了啊!”
无所顾忌的亲近,最终会换来巨大的失望。因为从一开始,双方相互间的期望,就是不合理的!
因为“成为母女”的实质是:
婆婆的期望:多一个“女儿”对我掏心掏肺地好。
婆婆想要行使的权利:可以无所顾忌地使唤媳妇,要求媳妇,管教媳妇(就像对待自己女儿那样)。
媳妇的期望:多一个“妈妈”对我掏心掏肺地好。
媳妇想要行使的权利: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婆婆帮忙,无需客套(就像对待亲妈一样)。
我们最坏的一面,往往都给了最亲的人。而婆媳关系,却往往脆弱得并不足以承受这一切。
03 作为媳妇,要如何应对
01. 懂得感恩
通常,婆婆在这么说的时候,心里是想着要为媳妇好好付出的。(潜意识层面的东西,一般人是意识不到的)
因此,对于婆婆的这份心,我们要看见,要表示接纳与感谢!
02. 守卫边界
需要引起警惕的是:中国人“哥俩好到,可以穿一条裤子”的集体潜意识倾向。
曾有一位来访者小C这样告诉我:
她的房间,婆婆想进就进,从来不敲门;见到好的护肤品,婆婆随手就拿去用了,也不问问自己的意见;最令她受不了的是,婆婆稍有不如意就冲她甩脸。
美其名曰:我把你当女儿啊!
特别是婆媳住在一起的情况,要谨记守卫“小家庭”的隐私与边界。虽然表面上可能有点难看,但这都是小问题,可以避免大家庭和小家庭之间因为“边界不清”造成的纠缠。
03. 建立模式
别人怎么做、怎么想,我们无法改变也无法控制。然而,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一个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模式,是通过慢慢的磨合从而建立起来的。
所以,不要灰心,努力做好自己应当承担的部分,守护好自己的边界,对公婆以礼相待,懂得感恩。家是一个平衡的结构,慢慢地,在这个“catch ball” 的过程中,对方也会慢慢地相应调整自己。
04. 调整预期
婆婆不是亲妈,做不到亲妈那般好,那都是正常的;
婆婆和自己非亲非故,居然还愿意帮忙带孩子,那简直就像赚到了!
慢慢地,婆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慢慢调整自己:
一旦她明白,媳妇不是亲女儿,自然不会随便动媳妇东西,更不会动不动就训媳妇一顿。
平白多一个大活人,居然愿意喊自己一声妈,逢年过节还给自己送礼、塞红包,多么开心啊!
这样一来,不都皆大欢喜了么?
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为什么呀?
因为说穿了:在“嫁女儿,娶媳妇”的传统观念中,“女婿”不是自己人,大家从来都把他们当客人看!
期望不同,感觉自然不同。
中国人最缺的两个字,叫“边界” 。
父母子女之间,都开始在寻求相处边界。而很多人却在试图跟毫无感情基础的婆婆抹掉“边界”,硬要让两个人刻意亲近,以强行营造“亲如母女”的效果,不出问题才怪!
而最好的婆媳,也就是婆媳。
就好像在马路上:车,就该在自己的车道里行驶,转弯就要遵循 “转弯让直行“ 的规则,“谦让来、谦让去” 表面看是一种亲近,实质却是埋下事故的祸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守住 “边界” 是收获幸福的前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