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围绕“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和概念层出不穷,可是,真要问起人们究竟对其了解多少,人们却多是一知半解。或者,多认为那是理工科人员应该去了解参与的事物,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并无多少关联。
其实,人工智能早已经被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被建成模型,通过抓取大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比如成为能通过几个词语,便可以完成设计和绘画等一系列流程的AI插画师;比如日渐推陈出新的智能家居物品和小玩具。
而要想从无到有地让人工智能达成这样的成就,如同教一个五感全无的人从头开始认识这个世界,这与诸多学科的成就获得者们一点点走近人工智能最深层秘密的大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于是,从图灵到拉普拉斯,从最初的数据到深度学习,从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到更多庞杂的学科内容,我们可以在本书中看到作者对其中关于人工智能部分进行的深入浅出又精当简洁的描述和概括,带着读者一步步抽丝剥茧,让我们如同跟随历代优秀的研究者们一点点向着更明晰的答案迈进,与人性展开博弈,一点点倒逼自我走向未来……
本书的作者作为大学学者,以及2015年即参与过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和教育部有关学科建设的专业人士,本就参与编撰过多本关于人工智能知识的大学教材,对这一领域从长远角度的了解和认知,自然远非一般人可比。
于是,本书的几大亮点就是:首先,本书的编写脉络,秉承着我们自己的语系和图书编写惯例,从历史中追溯人们最初对人工智能的构想和起源;其次,作者学贯中西,不但在举例论证的过程中,大量穿插来源于西方的相关概念,还能做到非常出色地将传统文化中与之相通的部分,完美地缀入其间,使得二者之间能够相互印证,加深读者的记忆;再次,本书在行文中,对与人工智能的相关学科娓娓道来,用语简洁而优美,切实佐证了知识交叉融合就可能获得碰撞融合后绚丽之美的观点,达成沟通学科间边界的尝试,令对人工智能相关知识感兴趣的的初学者很有继续深入学习探究的欲望,值得反复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