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钥匙明明放在桌子上的,等出门的时候却发现钥匙不见了,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才发现钥匙就躲藏在桌子下面的隔断里,按理说,钥匙没有思想、没有手、没有脚,本不该发生位移,但即使装了监控,也不能还原事物的真相。类似的,打开衣柜,铺面而来的都是衣服,夏装、冬装、长袖、短裙、领带、袜子不约而同地汹涌而至。空间有没有好的方法,让我们神清气爽,不受畏惧收纳屋子这一繁重而无趣的家务呢?于是,《这么收,纳么美》进入了我的视线。
居家过日子,心情最重要。据我的理解,影响自己心情的并不是配偶的眼色,也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每天都要重复的家务劳动。收纳屋子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家务,物品全部摆在明面上,显得乱套,但是要都归入抽屉、橱柜之后,又发现很多物品消失了影踪,怎么也找不着,徒增了烦恼与怨恨。
生活中,“用得上”与“可以用”真的是两回事,前者带给我们的是方便与快捷,后者只是彰显我们的虚荣与富足,看我有那么多物品,无论是天荒还是地老,我都不至于贫困,但是扪心自问,这些物品一年、一月、一天中的使用频率呢?很多时候,他们不仅占据了我们花大价钱购买的居住空间,也浪费了我们收纳的时间,既然不能产生积极的生活体验,那么我们有必要让其“断舍离”。然而,知道断舍离的道理还不够,《这么收,纳么美》建议我们的是行动、正确而快速的行动。
“选择”比“拥有”更重要。家里有小孩,收纳物品的难度倍增。孩子喜欢将玩具和绘本扔得一地,而我们乘他不注意时将玩具放在柜子里,把绘本放在书架上,等他们回过神来,又是哭又是闹,我们不得不妥协,宁可难为自己,也不能让孩子伤心。有人说,量力而行,不要给孩子太多的玩具与绘本,但是如果我们不给他丰富的选择项,他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啥,毕竟他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我们无用的附属品。换一个思考方式,让孩子也加入我们收纳物品的行动中,这样不仅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培育了空间感,而且也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强度,让“一家人”更像“一家人”!
如果物品找不着,多半是我们收纳的方法有缺陷。对于物品,我们可以按用途进行分类、按色彩进行识别、按形状进行摆放。在收纳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总体规划,知道哪些物品是常用的,哪些是少用的,把常用的物品放在一起,分门别类,充分地利用空间,这样我们就会事倍而功半。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与家人形成同样的空间感,不能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与信心去改变家庭物品的布局,只有一家人有了共同的理念,遵循一致的秩序,我们的收纳工作才能有一个相对愉悦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