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熟悉的文友给我私信:“姐姐,恕我直言,你写的类型太杂了,你这么能写为什么不集中全部精力写小说呢?学贵精、学贵专,如果用全部精力写小说,一年的时间,你就能成为小说界的大神了。”
能被文友妹妹这么高看,我当然欣慰,不过我有自知之明,即便用全部心思写小说也未必能写出好作品。
以前我看书,不管长篇还是短篇,看完就完事,自从开始码字,我对阅读的作品无论从结构框架、人物布局、还是故事情节发展,都和自己的文字做比较。
比如最近在看的《大江东去》是阿耐的作品,整部作品两条主线并驾齐驱,主线上出现一系列的人物,就像一根藤上结出的小果实,形状、大小不一。
比较我自己写出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往前推进故事情节的,和我阅读的文字没有可比性。
目前我的码字状态以系列文和故事为主,偶尔写点生活随笔感悟。
虽然码字快4年的时间了,无论是读书,还是听书,基本都是自己喜欢的作品,很少去扫榜,感觉那种文字离我很远,不太现实。
我看得比较多的作品还是传统文学多一点,比如最近在听《蒋勋说红楼梦》,老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客观看待里面的人和事,能让我共鸣。
《大江东去》书写的就是我成长的年代发生的事,有共鸣,有实感。
每天我也会抽时间去某乎上看严选专栏推荐的短篇小说,有的是精彩言情故事,有的是穿越文,写得精彩,但我感觉不真实!哪有那么多总裁和大女主?
我在阅读和码字的过程中,也注意到多半名家的成就:不但有小说,还有散文和随笔等等。作品题材做种多样。
今天拿到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习惯性百度作者的生平和成就,原来也是这样的。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京派作价的代表人物。
导师 沈从文
主要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等等
汪曾祺来自于文化浓郁的江南,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注入了他的血液里,对他的文化意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汪老师不但是小说家、散文家,还是戏剧家。
大师如此,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也一样!
小主文学群里的@莫美橙写作两年的时间,不但有五部小说在番茄签约,还有散文集、诗歌被收录。
其实我也是打算在文学道路上一直前进的,如果让我现在专心去写小说,可能会被打击,甚至摧残到失去写作的动力。
目前的状态就是:每天推进一章系列文,写一篇故事,有灵感的时候写点感悟,甚至所见所闻写成随笔,没有想法的时候,就写点碎碎念。
写作就像做其它事情一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节奏,适合自己的就好。
不过在此,我还是感谢那位给我鼓励的文友:谢谢老妹,你给我的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