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其实是个衡量利弊的过程,以下引入四个经济学中的概念。
❶成本
它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为达到一定目的,必须耗费的资源。在经济学里,资源会以货币的形式呈现;在生活里,也可以理解为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
❷机会成本
它是指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另外一些物品的最大价值。
它提醒我们,被忽略的选择很可能才是最贵重的,永远不能占尽所有好处。做选择时抛出硬币的某一面,但不会知道被掩盖的另外一面,它未来的样子是什么,是比我们现在的选择更好还是更差。
❸沉没成本
它是指过去的决策造成的已经产生了的、无法挽回的成本。
人们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考虑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益处,也会同时考虑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的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却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时间、金钱、精力、感情等等,称为“沉没成本”。
生活里到处都埋伏着沉没成本的陷阱,小到看了一半发现是烂片却又心疼票价的电影,大到一份鸡肋但是已经磨合了好几年的工作,或者是一个累感不爱但是相处了太久的恋人。
我理解的“沉没成本”,是每个人终其一生必须做出的“断舍离”,为某件事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越多,沉没成本就会越高,判断“哪些该留该珍惜,哪些该割腕止损”的难度就越大。
可是,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圈好的地、获得的名誉、认识的关系、积累的财产,只要不是处于活跃的发展状态,都是我们可以考虑暂时放下的东西,只有擅长断舍离沉没成本,才能不被过去绑架,才能赢得更好的未来。
❹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经常用来理解商品的打折、生产线增加产量等现象。
例如:中国的人口基数足够大,一个APP做出来,服务一万人的成本和服务一百万人的成本差不多,规模越大收入越高,所以它的边际成本就会越来越小,甚至趋向于“零”。
再例如:飞机起飞后就会对没有卖出的商务舱做降价,鼓励普通舱位花比较少的钱升舱到商务舱,为什么呢?
因为商务舱空着也是空着,如果有乘客愿意升舱,这笔新增加的升舱费用就成为机组的净利润——所有的新增收入等于净利润,这个太有魅力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问自己,我现在做的事情,有没有对未来产生持续久远的良好影响。如果没有,我们可能正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哪怕每天看上去都很忙碌,哪怕暂时解决了眼前的困难,有些选择貌似拯救了现在,但是却最终死在了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