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知道一些心理知识,心态会越来越好。刚刚给女儿发了200块钱,女儿回了个微信,很吃惊的: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在以前,这个就开始剧情:好心好意给你发钱,一句感谢话都没有,好像还在热嘲冷讽。然后就得找闺女,说对错,然后大家就闹得不亦乐乎。
现在收到这条微信,感觉非常平静,问孩子是不是我每次给钱都很不痛快?挺小气的。以下的沟通就顺畅多了!
习惯了觉察自己的情绪,情绪稳定以后,接纳的程度就会增强。能够接纳对方的很多负面情绪,理解对方有情绪是他的事,我们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好。
朋友:多一个提问,能够发现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张德芬的书《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女主人公认为丈夫不爱自己,当老师提问这是真的吗?她经过一番思考,这只是自己的想法。
她认为,对方不爱自己这是思维,她认同了大脑中的这个想法。如果揭开了思维的秘密,可能国家的离婚率会直线现下降
疫情期间,某些地方结婚是要预约的,民政局离婚的人也骤然减少,毕竟这会儿不管是结的是离的,到人多的地方都是有危险的,防疫第一,做好自己。
朋友:潜意识是人类生命历程中已经发生但目前未被觉察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其与意识共同构成人类所有的心理活动/认知活动。
百度了一下潜意识的定义,听说潜意识是很厉害的决定人的命运的,便是潜意识。
有人相信算卦,他觉得比较准,这好像是算卦的一种意识,植入了一个人的大脑,他变成了一个人的潜意识,这个潜意识便会支配着一个人,把事情向着被植入的方向发展。
比如说我们前面谈到的张德芬的书《遇见未知的自己》,明明是丈夫出轨了,好像女主人公是个受害者,其实真正想离婚的就是这个女人,是她推动事情向离婚这个方向发展。
我们内心深层的秘密,有时候是不为人知的,甚至自己也不知道。
这样能慢慢的觉察潜意识吗?是慢慢的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吗?
答复:
觉察生活小事这种体验,是潜意识意识化唯一方式。
举例。生活是小事情组成的,小事情的处理常常是无意识化的,也就是所谓的习惯化,要想改变就得先觉察,而觉察就离不开体验。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写到,前山人很多,后山人很少,他们几个人进入后山山洞里,人迹罕至,可是景色更加绮丽,最后还是害怕而众人返回。
这个体验带给王安石的是,“尽吾志也不可至者,可以无悔矣”!这里重点不是无悔,不是不可至,而是自问“尽吾志”了吗,这就需要体验。无数人经历过这些,可是写出名句的只有王安石一人。
尽力而为后的体验,就是心理健康,比如故事里小爱因斯坦做出班级最丑陋的小泥桌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