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白之痛(原创)

李白之痛(原创)

作者: 贺承德 | 来源:发表于2023-01-12 10:50 被阅读0次

一提起李白,人们就会对他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是的,诗歌堪称李白头顶上豪迈的日月,可是他的心底和脚下呢?却没有多少婉约的光环。痛苦,伴随着“诗仙”的大半生。

一、游玩之痛

李白的游玩,其实是为了壮丽人生。开元12年(即公元724年),24岁的李白踏上了远游的征途。这次远游,长达六年之久。他仗剑天涯,执意闯荡江湖,误以为踏遍神州大地,自己就是一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侠客。其实呢?我们承认,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游玩开阔了李白的眼界,豪迈了他的心胸,并把千古诗句写在了不朽的山水之上。但是这种游玩,也让他的功成名就之梦开始破产。作为一个出色的读书人,李白竟然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这种清高,难免会被他人贴上一个心虚的标签。众所周知,在古代学而优则仕。李白的游玩荒废了学业,以至于他与科举考试失之交臂,与金榜题名彻底绝缘。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李白或许会为自己改天换命,让游玩之船搁浅,让应举之剑出鞘,但那又何尝不是铤而走险呢?

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这是李白的难言之隐,首先,他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参加科举考试劳神费力,他想走捷径,渴望通过贵人的推荐而一举成名,但人生最大的贵人是谁?他们又在哪里呢?以我之见,首先是自己,其次是努力,最后才是他人。李白游玩,在无字书中赶考,何时才能进京呢?希望本就渺茫,加之游玩的难度系数不减,因此这种痛苦始终在李白的脑海和梦境里萦绕。

其次,李白不敢参加科举考试。李白是个流动的人才,他的族人有因犯罪而被流放的前科以及家族经商的嫌疑,一旦参加科举考试,这些秘密都会泄露。李白难辞其咎,不考也罢。或者说,由于户籍证明不全,李白科考不够资格。他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只好通过游玩来疏散坏心情,碰撞好运气。但游玩之路并非轻松,他的精神枷锁依然沉重。

二、入仕之痛

一方面,李白不屑、不敢且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另一方面,他又一心做着当官的春秋大梦。这种矛盾的心理,无异于是在泥潭中挣扎,自找不痛快。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李白是在故意往自己的身上泼洒风雨。难道他完全忘却了,这些风雨都是凄凉和悲苦的代名词?

好事大多在磨难中诞生,托玉真公主的关系,走贺知章的后门,李白的诗赋得以面圣,他终于入驻长安了,暂时性地供奉翰林,其实就是为杨贵妃和唐玄宗撰写歌词解闷。李白成了权贵寻欢作乐的棋子,可是一旦龙颜大怒,他随时就有可能会被权威一脚踢开:“滚蛋吧,李白,你个小舅子的!”这个文化小白并非政坛上的大红大紫,李白当了个为权贵提鞋的官。提鞋与提携,虽是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纵然他的笔杆子再有才华,恐怕也施展不开真正有抱负的拳脚。因此在烂醉如泥的时候,他就愤愤不平地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这为以后高力士给他穿小鞋,挖下了一个深不可测的陷阱。一旦深陷其中,即使李白不死,也得元气大伤。

李白把杨贵妃比作赵飞燕,这样的梦话,他也敢写进歌词里,真是胆大包天。但李白注定不是天,纵然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他也会受到厚黑学怂恿下的历史错误浪潮的侵袭。他被驱逐出了长安,还会有乾坤大挪移的那一天吗?有的,但这对于李白而言只能是空头支票,相当于打了个白条。宝应元年(即公元762年)四月,唐代宗临朝,广罗天下贤士,李白又有了入驻长安的机会。他被拜为左拾遗,不曾想这一拜竟然间接要了他的老命。李白是病死的,这是历史的真相。李白是淹死的,那是浪漫的传说。他再也无法入驻长安了,只能泪洒当涂。这一年的11月,李白与世长辞,享年62岁。《临终歌》是李白的绝笔诗,字字忍痛,句句含泪,这相当于他的墓志铭。李白用瞻前顾后的文笔了此一生,这里面的悲苦不说也痛,说了更痛。

三、克妻之痛

李白有四个老婆,但与“妻妾成群”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公元727年,李白27岁了,却仍是单身贵族,堪称大龄剩男。如果不是好友孟浩然做媒,李白真不知道自己能光棍到猴年马月。李白老大不小的了,该结婚就得结婚呗,但却是入赘,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结发妻子许氏是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李白的父亲李客虽然是个任城尉(九品芝麻官),却无法与富可敌国的土豪家族许氏相提并论。李白入赘不打脸,肯定是攀上高枝了。许氏把李白给娶了,但此时李白游玩的本性并没有因此而收敛,以至于五年之后他们才有了一个女儿,取名平阳。又过了四年,许氏又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伯禽(乳名明月奴)。738年,许氏病逝。不甘寂寞的李白,与刘氏非法同居了两年(即公元739年至741年)。刘氏属于女汉子型的人物,堪称泼妇。她认为李白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经常把他数落得没脸没皮。也就是说刘氏对李白的鄙视出自骨髓。由于性格不合,李白一气之下与刘氏分道扬镳。刘氏把李白给“休”了。这次闪婚,两败俱伤。李白的精神寄托又撒泼到了诗酒文化上。

李白携儿带女伤心地离开。745年,在山东任城(隶属于济宁市),李白和一妇人某氏结成“百年好合”。某氏为李白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取名天然(乳名颇黎)。某氏任劳任怨,精打细算,极有经商才干。他们不仅拥有了田产,还持有商铺。在很大程度上,这又助长了李白游玩的嚣张气焰。747年,李白又外出,以脚步为量天尺,继续描绘中华大地。750年,某氏病逝。就这样,李白又一次地成了“守寡的老汉”。

丧妻之痛,溢于言表,谁能够填补李白的精神空缺呢?一天,杜甫、高适和李白共同饮酒。突然从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李白于醉意中在墙上写下了《梁园吟》。谁曾想,这首诗竟然成了李白的聘礼。宗氏“千金买壁”,这面墙竟然成了李白的第四任老婆宗氏的嫁妆。由于宗氏是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因此李白这次结婚仍是“出嫁”。他又入赘了——倒插门。当然,与宗氏亦是半路夫妻,无果而终。宗氏也没有为李白生下一儿半女。所以说,他们的所谓的爱情并没有真正的结晶。即使在爱情的大树上绽放出了一些繁花,也终究没有结出甜蜜的硕果。从此以后,李白不再娶妻,也不再生子。他分明已经知道,自己的内心深处患有“克妻”的毛病。娶妻越多,自己的罪过就会越多。儿女越大,他们的痛苦就会越大。

四、子孙之痛

李白的子孙都是凡人,没有当官的辉煌历史。长女平阳出嫁后就死了,一时之间李白成了“白发人”。为“黑发人”送行,眼泪能不伤心欲绝吗?长子伯禽膝下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这个孙子和天然一样,继承了李白身上强大的“游玩基因”,别人不知其所踪,亦不知其死活。李白的两个孙女都嫁给了农人为妻,在天底下以泪洗面地苟活着。真不知道,李白泉下有知,当情何以堪?

……

李白的痛苦,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愿后人在解读李白的诗篇的时候,能够为他找到一把足以开心的钥匙,以慰诗仙。

相关文章

  • 李白之痛(原创)

    一提起李白,人们就会对他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是的,诗歌堪称李白头顶上豪迈的日月,可是他的心底和脚下呢?却没有多少...

  • 【原创】牙之痛

    牙之痛 文\一元 近几日女儿牙龈发炎,最后一大颗牙顶出来时有些困难,用过几种治疗方法总算有点收效。最后出的这颗牙需...

  • 成长之痛(原创)

    那年,她十岁。 妈妈又生了一个孩子,家中日子异常窘迫。正好大伯回老家探亲,条件优越的他大概是想帮弟弟渡过难关,主动...

  • 呼吸之痛(原创)

    文/胡涛 浓浓的霾 钻进我狭小的空间 春天到了 我却什么也看不见 那些焚烧的农民 难道喜欢污浊的空气 若有良心的选...

  • 【原创】蜕变之痛

    今天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心情有点压抑又有点豁然,心里有种理不清的情绪萦绕。 其实翻开这本书之前我犹豫了许...

  • 杜甫之痛(原创)

    杜甫的出身很好,一是书香世家,二是官宦子弟,只可惜命运不佳,尤其是和安史之乱撞了个满怀。 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县县令...

  • 2022.9.30

    星期五啦! 今日晨诵李白的《秋风词》。 孩子应该无法明白那种深入骨髓的相思之痛吧!所以,...

  • 明堂赋 李白

    明堂赋 唐代:李白 昔在天皇,告成岱宗,改元乾封,经始明堂,年纪总章。时缔构之未辑。痛威灵之遐迈。天后继作,中宗成...

  • 我的分娩经历

    我总结分娩有八痛:宫缩之痛、内检之痛、打针之痛、抽血之痛、生产之痛、缝针之痛、痔疮之痛、伤口之痛。 一个人是有多爱...

  • 淤堵之痛【原创】

    今天是大姨妈来的第三天,今天下午之前,量比平时要少,以为是最近营养不足,就没有太在意,像往常一样,每天早上一杯红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白之痛(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tw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