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面对问题时的理性做法是:直面问题,先找原因,再想解决方案。昨天分析了孩子不愿学习的Why——原因,今天就接下来谈谈How——怎么做。
和归因的其中一个维度一样,学习的动机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什么是内部动机?
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引起的动机就是内部动机。内部动机的满足是在活动之内,在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只要有学习/活动这个过程,就感到很快乐、很满足。
这基本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动自发学习,并且乐在其中,以不停地在学业中升级打怪为最大乐趣。
对于孩子们这些网络原住民来说,从小拿着Ipad或手机,就是强烈的内部动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是基于内部动机,不是因为游戏得到奖励,而是这个过程本身就让孩子感到很快乐很满足。
什么是外部动机?
外部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外部后果引发的动机。对过程本身没有什么兴趣和意义感,最终的满足感产生在学习/活动之外,在完成之后,对所获得的结果感兴趣,比如考取一个理想的分数、考上心仪的好学校、获得亲朋好友的表扬和奖励,或者避开父母和老师的责罚等,这些都属于外部动机。
对学习来说,两种动机都重要
曾有这么个故事:杨振宁在回母校时,看见门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对联,就不肯进校门,要求把对联摘了。校长无奈只好把对联取下,请杨先生写一副,他改了一个字,写下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苦和乐,一字之差,却是内部动机的两种体现。当我们觉得苦时,内心是拒绝的,只是受到外力的牵引和约束,而不得不朝着家长或老师的要求和目标去做,去考一个好分数,考一所好学校。而当我们觉得乐时,就像打游戏一样,能得到快乐的即时正向反馈,学习这件事就成了一件从自己内心生发出来的愿望,在不断的学习中体验知识充盈、见多识广的魅力与神奇。
从我们的直观感觉上,家长可能会觉得内部动机更重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是因为目前阶段的孩子,内部动机更缺乏。在他们的心智模式尚未完全成熟时,强调内部动机并不是上策。因为内部动机有一个特点,它是短暂的,特别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没有外在的力量去约束和引导的话,很容易半途而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立了flag却还在继续不断立flag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敬佩那些自强不息、自学成才的人的重要原因。
而只有外部动机,就会对学习的过程感到索然无味,一点兴趣都没有,而且伴随产生一种被控制感。因为必须要奔着好成绩、好学校的目标而去,使得学习的过程变得很难熬,也不会获得满足。
所以,内外部动机都重要。两者兼具,孩子最终产生的学习动机会比较强大,而且更能持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