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子戏——怀念张国荣

作者: 李户勒大 | 来源:发表于2018-04-08 13:49 被阅读15次

你不喜欢人叫你Leslie 或张国荣,爱听人人叫你「哥哥」,因你成长在一个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大家庭,渴望爱但被忽视,所以「哥哥」的昵称令你有「亲人的感觉」。

……

她(阿梅)声音虚空、哽咽:「我想不通,我接受不到。我们那么锡他,但他不响应,打电话又找不到,连号码也改了。有时一班人吃饭,他突然站起来走掉。那段日子,他像另外一个人……」你常常自问:「我一生没做过坏事,为何会这样?」

……

但那个晚上,你眼神惊恐,有气无力,紧张不安。而且蜷缩在沙发,像个虚淡的影子。徐枫是「抑郁症」的祖宗,她知道你很不对劲,嘱你一定要看医生服药,而不是集中力气去驱邪。

——李碧华悼哥哥

文华酒店,楼下车来车往,如果拍电影,这会是个不错的取景地。4月1日,愚人节,是个戏剧化的日子,必须是这一天。按小心算好的时间出门,到了文华酒店,站在顶楼看楼下渺小如蚂蚁的人类。回想被重度抑郁症折磨的日子,每天都觉得有人要害自己。失眠,心悸,焦虑,恐慌……同性爱侣给予的再多的爱,也无法渗进包裹自己的黑暗桎梏。时间到了,该打电话了:“我在文华酒店的咖啡室等你。”算算看电话中人也快到了。好,跳!

这是一部电影的最后。颜色灰暗阴沉,除了男主讲电话的那一句,没有任何声音,周围都是寂静的,镜头不断空拍天空、前方成片成片的钢筋丛林、楼下渺小的车水马龙。

电影的结局是:天空还有着一些光线,华灯逐渐亮起,马路上车来车往人来人往。男主从文华酒店的24楼纵身一跃,如同一只蝴蝶,是处理过的缓慢落下的长镜头。然而,电影并没有拍身体落下后的情景,只拍了一个中年女人到了咖啡室,人不在,打电话却没有人接,脸上是困惑和预感到了什么的表情。有人跳楼了有人跳楼了!她听到有人在喊,就赶紧走到酒店侧面——周围终于不再寂静有了声音:报警的声音、叫救护车的声音、打新闻热线的声音、尖叫声、七嘴八舌的议论声……画面一转,是一则新闻报道:著名歌星影星张国荣于今天从文华酒店24楼跳楼自杀。黑屏,白色字幕:张国荣,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之后就是演职员表。

这是我凭空想象的关于张国荣一生的电影的结尾。当然,这结尾并也不算是我凭空想的,而是张国荣自己用生命演绎了出来——当过演员做过导演的他当然知道怎样让电影更戏剧化更唯美。

重看电影《霸王别姬》。N多年前作为原著粉竟然没看懂电影。今次重看,印象最深的是这一幕:

台下全是日本人。台上程蝶衣在演《贵妃醉酒》。突然有人散抗日传单,传单漫天飞起,舞台上到处都是。程蝶衣不理会,继续在演。台下日本人开始逮捕撒传单的人,一片骚动。台上,贵妃自顾自醉着。突然停电了。黑暗中,贵妃开始旋转。电又来了灯亮起,观众看到程蝶衣的表演竟然没有因为停电而停止,纷纷鼓起掌来。在二楼的袁四爷站起来鼓掌,脸上是惊喜、赞叹的表情。蝶衣越转越快,青木大佐把佩刀递给身边侍从,脱下白手套,开始鼓掌。

对着笔记本电脑的我,也屏住了呼吸,去欣赏这一幕台上的表演——这旋转的婀娜曼妙,这确定是张国荣而不是替身吗?我在网上见过梅兰芳戏装的黑白图片,男人扮女人总觉得不像女人,不如女人扮女人。而张国荣这扮相(只说扮相不谈京剧水平,毕竟我没看过梅兰芳的表演),是比梅兰芳更像女人的,那完全根本就是一个女人!我生平第一次对张国荣有了一种粉丝之情,或者说有了一种袁四爷对程蝶衣或者青木大佐对程蝶衣的赞叹之情。

这一场戏,我回看了至少十遍。 

我想,这场戏正是表明了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舞台上不疯魔不成活。就如李碧华在原著里写的一句话:心中有戏,目中无人。我特地让喜欢京剧的我妈来看张国荣演京剧的片断看演得是否到位,她说蛮好。据说张国荣为了这部电影花了几个月时间学京剧,又花了几个月时间学北京话。而现在的演员,演个戏动不动就替身,连台词都不背直接念数字。你看除了正午阳光团队的电视剧,有几部电视剧是演员自己配音的?由此不得不佩服TVB每部电视剧都是演员自己配音。一个演员,如果在舞台上不疯魔,如果在舞台上欺场,他还能算是个合格的演员吗?

电影中另有一场戏也让我印象深刻:

小四与程蝶衣在现代戏的讨论小会上杠起来了,程蝶衣以师父身份要他罚跪头顶水,说不吃苦就成不了角。他扔掉了盆拿包袱走人,并挖苦程蝶衣现在是新社会了不讲这一套了。在旧社会,是相当讲究尊师重道的。小楼因为和蝶衣散伙被师父打屁股,菊仙来救场,他竟然给菊仙一个巴掌打得她脸上一个五指印。师父在训话,女人插什么嘴?而那个时代的艺术也是相当的讲究匠人精神的,你看关师父是如何给徒弟教戏的就知道了。而伴随着新社会的到来,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没有了,匠人精神也没有了。师父不再大过天了是可以随便顶撞的,京剧随便练一练就可以上场了。

在李碧华的原著中有这么一段,大家在演现代戏《智取威虎山》,小四演主角杨子荣,小楼和蝶衣演反派。虽然是反派是小配角,可依然不欺场投入演出。小楼一声吼,底下竟然有人喝彩:好,这才是花脸的正宗!真过瘾哪!

第三次读原著,惊觉原来在原著中程蝶衣就是一个一直不断在失去的人。从小就失去父亲。失去一根手指。失去母亲。失去师父。失去师哥。失去虞姬这个角色。失去京剧演员这个身份。失去属于他的老北平。他一直不死心地企图抓住:我这辈子就是想当虞姬。一个不断失去的人,在虞姬这个角色里醉生梦死聊以慰藉,在虞姬这个角色里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他和小楼互相揭发的时候,他绝望地喊:你们骗我!你们全都骗我!骗我!最让他痛苦的,并不是小楼对他的背叛并不是他和袁四爷的苟且之事甚至不是文革所受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最让他痛苦的是,他被迫从虞姬这个幻梦中醒来,从程蝶衣这个神坛上跌落,面对那个一无所有的小豆子。

事实上李碧华的原著与电影完全不同。电影更多是向京剧艺术致敬,电影中程蝶衣是一个人戏不分不疯魔不成活的角色,他也许不爱段小楼只爱楚霸王,京剧是他的生命。而原著中就是二男一女在大时代推动下的爱恨情仇相爱相杀,光程蝶衣和菊仙的心理描写就好多篇幅。原著对wen ge描写得很详细,批判得也很淋漓尽致,带着港人对大陆的视角,自有原著的逼格。但电影却完全更换了另一种逼格——不再是港人看wen ge,而是大陆人看匠人精神与传统文化之消失与断代。哪个更好,我说不出。

不论是电影还是原著,段小楼都不是那个敢在花满楼为女人打架、坚决不给日本人唱戏的铮铮铁骨楚霸王了,他不断地退让不断地畏缩下去。原著的结尾,小楼下放到福建,蝶衣下放到酒泉。后来两个人在香港见面,小楼在香港成为一个为了生活营营役役的人,而蝶衣在北京服从组织结婚,成了京剧团的艺术指导。小楼的嗓子在文革时坏了,蝶衣也在文革中失去了一节手指,两个人都上不了台了。不,不,不,不该是这样。怎么可以这样?霸王当有骨气地自刎,自刎前虞姬当先自刎——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才是完美的一出戏。正是轰轰烈烈的大时代让霸王成不了霸王虞姬成不了虞姬,大时代真正的悲凉正是把所有人都抹成面目模糊苟且偷生的小市民。电影中没有交代下放,突然就十六年后两个人在空无一人的场馆排练,蝶衣自刎。虽然也有影评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但到底太戏剧了些。所以,我还是更爱原著的结尾,更贴近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性。

原著的结尾写道,段小楼和程蝶衣在大陆京剧团表演结束后,在空荡的舞台上唱《霸王别姬》。

戏,唱,完,了。

灿烂的悲剧已然结束。

华丽的情死只是假象。

他自妖梦中,完全醒过来。是一回戏弄。

太美满了!

强撑着爬起来。拍拍灰尘。嘴角挂着一丝诡异的笑。

“我这辈子就是想当虞姬!”

他用尽了力气。再也不能了。

张国荣也用尽了力气。再也不能了。

李碧华在原著的开篇写道:

如果人人都是折子戏,只把最精华的,仔细唱一遍,该多美满啊。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诸位听得不少。那些情情义义,恩恩爱爱,卿卿我我,都瑰丽莫名。根本不是人间的颜色。

人间,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脸。 

张国荣用他的纵身一跳,结束了抑郁症的痛苦,成就这一出折子戏的美满。如同贵妃疯狂旋转后的卧倒,如同虞姬的自刎。

他亦是用这纵身一跳,抹去了人间这张脸上的脂粉。 观众自妖梦中完全醒过来,是一回戏弄。

戏,唱,完,了。

你我真实的人生还得继续。

李户勒大2017.4.14于金陵浮生斋

相关文章

  • 折子戏——怀念张国荣

    你不喜欢人叫你Leslie 或张国荣,爱听人人叫你「哥哥」,因你成长在一个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大家庭,渴望爱但被忽视,...

  • 为什么怀念张国荣?

    “为什么怀念张国荣?”《三联生活周刊》一三年第十二期的话题。 “为什么怀念张国荣?”当怀念张国荣此一年成为社会现象...

  • 怀念张国荣

    ——白岭南 春天 我 想你 异度空间 当爱已成往事 ...

  • 怀念张国荣

    如果不是张国荣,看了《枪王之王》才又想看一下《枪王》。如果不是看了《枪王》,很长时间很难又想起痛楚。刚刚看...

  • 怀念张国荣

    好多地方都在纪念哥哥,第一次遇见哥哥,是看《霸王别姬》,凌晨三点钟,那是我们上高中,半夜爬起来(跟我一好朋...

  • 怀念张国荣

    上世纪90年代大概是他最火的时候了吧 各种电影,花田喜事,胭脂扣…假期看了好多 要说这辈子有什么不可改变的遗憾吧 ...

  • 怀念张国荣

    这么多年过去了 如果某一年的春天 风继续吹 我继续追 你若尚在场 这世界该多好

  • 怀念张国荣

    如果问时间最怕什么?我说它最怕眨眼睛。一眨眼,哥哥张国荣已经走了17年,你在天国还好吗?我们的世界正在闹疫情呢,好...

  • 怀念张国荣

    怀念张国荣先生。张国荣先生是我儿童时候的偶像之一,唱歌非常好听啊。给人带来很多的欢乐,那个时候真真是风华正茂。 所...

  • 小说版《当爱已成往事》。怀念哥哥,张国荣

    小说版《当爱已成往事》。怀念哥哥,张国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折子戏——怀念张国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wp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