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了解到的信息不够全面,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够多元,自己所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办法很有可能就会失效。”
01
—
先说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前段时间,我注意到我很器重的一位下属的工作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不仅无法按时交付项目, 还屡次遭到用户的投诉。
我当面找他沟通,结果他给我的一些反馈,我理解起来竟然是我布置的工作不合理,导致他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我当时一听就发火了,粗暴地打断他:你这不是工作态度问题吗?你觉得安排不合理为什么不及时找我沟通呢?
他一看我发火,也就没再继续解释什么,只是表示接下来会想办法改进,请我放心。
这事后来我也就没放在心上,但过了一段时间,这位下属跟我提出了离职。
离职那天,我和他谈了很久,无意之间,我获知了那段时间他工作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
原来那段时间他状态差,是因为夫妻感情出现了大问题,影响了工作。但当时他自己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跟外人提起,所以那天我找他谈话,他就临时找了个理由来搪塞。
但我也是个死要面子的人,一旦工作上的事情扯上我,我肯定不买账。结果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02
—
后来,我还发文深度反思了我那天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
我在还没完全得到完整信息的前提下,就武断地得出对方“工作态度有问题”的结论,根本不是基于事实与理性,而是我无法接受别人对我的工作指指点点。
也就是说,只要有人跟我提出对我工作安排不同的意见,在我听来都有可能是在”质疑“我的管理能力。
在这种极端的立场下,我就像被猪油蒙了心,对问题失去了基本的判断,甚至失去了理智。
当然,这件事对我的第一个教训是,在听到让自己不舒服的意见,我首先要压制住自己的情绪。
但我更要吸取的教训是,有必要从多种渠道来搜集信息,以及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因为,我了解到的信息越多、越全面,思考问题的角度越多、越深入,我就越有可能接近真正的原因。
03
—
最近,我还想到了这样一个逻辑:
面对一个复杂性问题,我们总是想简单地归因。
因为从人的本性来说,这样做既不费时,又不耗费脑力。
但如果了解到的信息不够全面,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够多元,自己所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办法很有可能就会失效。
就好比,如果我能从其他同事或者投诉人那里去了解情况,我就有可能掌握更多的反馈信息,或许,我就能看出某种端倪。
如果我能在谈话过程中,意识到自己预设了立场,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无能狂怒”,
或者事后能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一下他为什么会这样“推卸责任”,他真正的动机是什么,或许,我就能发现某些蛛丝马迹。
所以,我至少要有这样的理念:
不管是深度思考还是逻辑推理,都会取决于获取到有效且完整的信息。
面对复杂性问题,“强迫”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让自己能获取到复杂系统中更多的信息,用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04
—
最后,总结一下:
其实,平时我们讲主动搜集信息、注意倾听,逆向思考、换位思考,本质上都是要打破自己单一思维的方式。
为什么单一思维方式不靠谱呢?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世间万事万物皆是系统。
正因为系统的存在,人、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各种因素交织成网,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要解决一个问题,有时候更依赖于另一个关联问题的解决。
一个问题的解决,也往往能解决相关联的问题。
这就要求建立多渠道获取信息、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观念,更要能从系统关系入手去看待问题。
查理·芒格有这样一句话:人想要变聪明,就是不断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我在想,“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本质就是为了获取到复杂系统中更多的信息,用更大的尺度,更多的角度进行分析。
然后以系统性思维向下深挖,挖出结构、挖出关系链,挖出真正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