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付费这条路上,订阅各种各样的专栏有十几个了,得到、知识星球、简书写作训练营、人人用英语,关于写作、投资、英语、健康、摄影、高效生活等等。想着所有的都学会,熟练掌握,那还不是牛X人生,于是:
每周安排时间段上课、训练、写作业,在上班、运动时,听音频,英语找人去说。
可在实际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心态:
容易失衡。每天的注意力就学完了这个,要马上去学另一个,工作与学习都没平衡好。
容易焦虑。没学完,觉得花的钱浪费了,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容易拖延。一旦有一项没完成,打乱了计划,就会一项项推迟。
容易遗忘。特别是听音频,觉得不错,但过一个上午,很多内容都已记不起。
增加学习种类的方法,并不适用。
调整,做减法。
只留下三项:投资、写作、锻炼。
上投资课程,实操,复盘。
写作重心放在写笔记、投资心得。
早晚安排时间锻炼半小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践行,最大的体会是:
身体拥有了感知能力。
有了感知,练习瑜伽时,不再听音频,专注自己的呼吸与身体。在随后练习平板支撑和俯卧撑的时候,身体内有一股气把自己往上提,不像以往那样费力。
有了感知,看书与文章,对其中的文字更容易体会到精髓。
如张爱玲《金锁记》:
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
惊艳,水滴的时空,一段话就是一百年,一刹那......
有了感知,在投资中,对周期的变化,人性与市场的情绪,价格的波动,慢慢得有了感觉。
学习的加减法,在选择上做减法,在深度上做加法。
不是简单的学,想多一步,这些方法或技能,还能不能用在其他方面,让它们产生关联。
学习的学习,就是用。
用了就通了,透了。
方法论有了,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一点就透,大概学习的乐趣就在此了。
介绍一个小技巧,使用印象笔记。随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每周拿出来看看,会惊讶自己的进步,不相信自己原来那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