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紫禁城的活动,是因为看了国家宝藏"金瓯永固杯"的介绍时,单院长派出了故宫博物院"紫禁城里过大年"策展人团队来卖安利,这个广告打得好,从看到的那一刻,我就有一个梦想,我去紫禁城里过大年。
然后看到了故宫博物院官微的推荐,开始计划着哪天去,起初和小杨约了周日,那天他有事,然后我们改到了周二,因为周一故宫关门。

周二下了夜班,就开始往故宫里赶,地铁北京东站B口,出门的那刻,阳光太好,有点懵,我想应该是没有休息的缘故吧。

那么好的阳光,于是倚着栏杆,晒了一会儿太阳,随手拍了一下城墙。

其实安检还是很快的,不像是上次去国博的时候,那么阴冷的天,冻个半死,排队了至少半个小时。

排队中通过了天安门,阳光洒在身上,很暖,冬天有阳光,没有风,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如果可以,我想搬个小马扎,靠着城墙小眯一会儿,在听几个北京人,神侃,那就更美了。一回头,阳光有点刺眼,洒在脸上,有一种感觉,就像她拂过我的脸颊。

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
故宫过大年,过年必须要有对联的,这张有点歪,不过皇家的对联就是不一样,有气势,这气魄,这胸怀。

等等,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那个门钉,是可以祈福的哈,紫禁城南(午门)、北(神武门)、西(西华门)三门都设九路门钉,即九行九列,共八十一颗门钉,独东(东华门)门是八行九列,共七十二颗门钉。“九”与帝王有不解之缘,九为阳数之极,多用九附会帝王,以九五称帝王之位,《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再一抬头,看到春节必不可少的门神,威武而立,顿生一种安全感。

听说故宫也有五福,于是乎就去瞅瞅,先看到的是乾隆爷的,果然雍容华贵。

等等,今天阳光确实不错啊,可是怎么走神了,集五福啊。然后就随着人流,来到了午门——雁翅楼展厅外。

不愧为康熙大帝手书,真的有帝王之气,一代英明之主,看其字,见其人。

爬上午门,就是这次紫禁城里过大年的重头戏,主要展览,迎面看见满满的过节的味道。

想给小杨拍一张照,可是不配合啊,于是喊他,抓拍了这张,帅气的小杨还是单身的啊。

一进去展厅,这个贵气而又充满喜庆的“迎祥”,带来了一种错觉,春节真的来了。

挂起的红灯笼,红色的栏杆和亭台,无奈人多,匆匆的一拍,却发现拍的不是一般的渣啊。又想起了我学长说的,好照片需要去等,要有耐心啊,寻找最佳的角度和光线,心急是拍不好照的。

上天赐福是公平的吗?无论是皇室贵胄,还是平民百姓?我觉得是不公的,为什么呢?富有的人,更会讨好上天,因为有条件,无论神或者人,都爱听好话的,要不灶君年画上会写着,上天言好事。

猛的一眼看去,还以为是真的植物呢,其实这个是蜜蜡做的,应该是蜜蜡佛手。

古人对玉,对如意的珍爱,那是说个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的,看到这莹白美玉,这如意,这玉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抱在怀中,盘它,万物皆可盘也。

将军门神,两位,我不认识,让我大胆猜测一下,黑脸的应该是尉迟恭尉迟敬德,白脸的应该是秦琼秦叔宝,欢迎指正。

这两位仙子姐姐你们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啊?你没看错,故宫门画中有仙姑。

这一个当然不是仙子们妆容用的,而应该是古代作画用的颜料,看着每一份都是那么的精美,发现自己也是美物控,然后起了去年错过的千里江山图的展览,我就这样错过了与江山图的邂逅。

这个竟然是用玻璃做的,厉害了我的老祖宗们,三阳开泰,过年了,都是好的词,好的兆头。

可爱的童子年画,这个倒是见过,但是没有见过那么精致的。

这两个粉嘟嘟,嫩嘟嘟的更可爱,他们骑得应该是麒麟吧,叫啥,我不记着了,这也是门画,粉嘟嘟的门画。

这个小塔一样的吉祥物是啥啊,好像也忘了,应该是天官祈福之类的,看悬挂的条上的吉祥话,就知道了。

这个是小样,也是吉祥话,应该是皇上接见状元的地方悬挂的。

皇帝过个年当然和咱们不一样的,人家有专门的印的,喜欢印谱还是因为顾老师和殷老师,他们说看印谱可以让一个人安静下来。

这个红漆的柜子惊艳了我,是皇帝放文物的柜子,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文物啊,你看上面的浮雕,花纹,忍不住感慨老祖宗的工匠精神。

又见如意,不过这个是木雕的如意,应该比玉的更珍贵,这果盘里面盛放的水果和干果那么诱人,是真的吗?咬一口,才知道吧。

古人的字看着就是舒服,你看这起笔,这收笔,这走势,怪不得古人的字叫书法呢,我的字古人头疼。

这幅画画我认识,你看南瓜,葡萄,还有金菊。

看看这印谱,这皇帝的印,就是霸气,大啊。

这个东西看着很精致,不知道,是放在哪里的。

这边是葡萄,那边是西红柿,还是南瓜啊,看着都像。

这一树的金桔,让我想起了之前写的一首小诗。
柿子
——大胡子
邻家的柿子熟了
高高红红的挂在枝头
阳光透过树叶和枝桠
洒在窗帘、我的身上
微眯着眼
看到熟透的柿子被镀上一层金黄的光晕
嗅了一口弥漫在空中的味道
涩或者甜
无法言说

五子登科,这个寓意好,人丁兴旺,古代孩子不好养,能长大的不容易啊,所以多子多福,是最朴素的期望。

这个如意就比较牛了,你仔细看,上方是时钟,下方是指南针,这个应该是中西结合的典范。

多么奢华的宝葫芦,肯定是乾隆爷的。

这个兰花,真的和真的没有啥差别,我是一眼分不出。

300枚珍珠,太奢华了,这个珊瑚树,不是价值连城可以衡量的了。此盆为银镀金累丝制成镶嵌米珠、翡翠、碧玺、红宝石等。

这个应该是灶王爷的神位,和家里贴的年画一样的。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君”,北方称他为“灶王爷”,也就是厨房之神。

历史上产量最多的诗人是乾隆,处处填词写诗,题字,这个题字是病,不能停啊,不过,他的字还是很不错的,雍容华贵。

十全武功乾隆帝,手书的《心经》,看着只会感受到贵气,却静不下心来。

好喜欢这个双鱼,对称美,是自然界,也是无论中外古今,都喜欢的。

阳光下的门神,给人一种厚重感,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百年之前。

逆光拍,阳光是惨白的,其实,不太刺眼,晒在身上暖暖的,今天人真多,密密麻麻,毕竟大家都好奇,皇家是怎么过年的,不知百年之前,皇帝站在这里,极目南望,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样的心境。

人总是需要敬畏之心的,关于斋戒,在古代是很重要的。在中国,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斋戒包含了斋和戒两个方面。“斋”来源于“齐”,主要是“整齐”,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戒主要是指戒游乐,比如不与妻妾同寝,减少娱乐活动。
这个斋戒牌子很精致,我拍了给圆圆看。
大胡子:圆圆,你要翻我的牌子吗?
圆圆:要的,每个都要翻一下。

好奢华的香炉,肯定是乾隆帝的。

这个餐具,是皇帝吃饺子用的吗?看着太精致了,在这么美的文物面前,我只能想到了精致。
和民间一样,宫中除夕也守岁,在除夕夜守岁,各宫要摆放吉祥盘、消夜果盒。摆放五个青苹果、红枣、栗子、磨盘柿子,谐音“清平五福、早早立子、事事如意”

来来来,当浮一大白,让我们干一杯。

画珐琅花果图盘,是不是美轮美奂,不知道这个词,有没有用错,不过这么美的盘子,可舍不得用,我超级喜欢的蝴蝶。

这个目测应该是放瓜子,花生等干果的,太奢华了。

你可愿和我共饮一杯?

这个剔彩漆大吉宝案是装饰?还是实用呢?新年的第一餐宫里也吃饺子,满族把所有面食都叫饽饽,把水饺称为“煮饽饽”。

红漆盘龙盒子这个是做什么的?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这件衣服应该是皇后或者贵妃穿的,过年时候的新衣服,应该叫吉服吧。

仔细看一下细节,这个这的是工匠精神,一丝一毫都不苟。

看到这双皇帝穿的靴子,我就想起了《东成西就》里面的无敌飞靴,我问圆圆说,如果穿上这双靴子,我是不只要一想你,就可以立马看到你呢,圆圆说我小男人。

皇帝之宝——盘龙钮檀香木印,殷哥,快看!

这个是过年皇帝写的吉祥话,也不算是迷信吧,谁不希望,新一年有一个好运气呢?皇帝当然更希望了,不过,他更希望的是老百姓的好收成。

这个书案很精致,皇帝用的,就是不一样啊,都是一套一套的。

这些小物件,你们猜是干啥的?装压岁钱的。

这才是真的压岁钱啊,不是金,就是银,皇家富贵之气。

如意,果然如意,也是馈赠的佳品。

鼻烟壶,看《儿女英雄传》知道满族无论男女都有吸烟的习惯,这个鼻烟壶,也是他们的最爱吧。

又见佛手

皇帝用的,金银太俗,玉,一整块的玉,雕出来的才配的上身份。

过年当然也需要欣赏音乐啊,中和韶乐,共有18类乐器,包括编钟、编磬、建鼓、柷(音祝)、敔(音语)、麾(音辉)等,气势恢宏。

出门看看天,蓝的可爱。

游艺行乐

祈求所有人平安。

这个是雪球活动,这边有好几个vcr,可以看到八旗健儿在冰面表演各种“花样滑冰”和杂技,如倒立、舞刀、叠罗汉、舞中幡等活动,逸动漫的格式,展示的,特别有趣。

这个弓箭是上图游戏中用的
大胡子:我要射中你的❤
圆圆:那就死了
大胡子:那谁让你射中我的❤,又拿走了
圆:……

这个是乾隆帝亲自手书的上元灯词,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

这是宫里的花灯,元宵节,当然要花灯了,又想起了我之前的一首诗
期盼
从未见过如此眼神
鬓角的发被夜色染成灰白
初春寒气侵骨
有风
一路向北
从未见过如此皎洁
又圆又亮
半掩的铅字
依稀可见
小时候爱元宵
斗得灯翻娃哭
长大后喜汤圆
蒸腾的热气和笑语氤氲
上一秒刚扔下的书包
这一秒爬上的皱纹
匆、匆、匆
北向的列车
越来越远的眼神
催、催、催
平安、团圆
简单和朴素到遥不可及


有花灯了,当然也要有蜡烛啦,这些蜡烛美的精致。

这一对蜡烛,看着像萝卜一样。


圆圆想和你点一对红烛,看着夜色慢慢的爬上树梢。

从红楼梦就知道,听戏剧是一种享受。

点一台戏,是家大业大的家才能供的起,皇家当然可以享受的到。










脑袋晕晕沉沉的走出来,小杨已经在台阶上等了半天,实在抱歉,老年人眼神不好,看的慢,消化的慢。背着阳光,走下台阶,一角看到有人穿着古装在拍照。
大胡子:你喜欢汉服嘛
圆圆:那个是小孩子喜欢的
大胡子:小女人就喜欢跑步,美食
圆圆:人到中年了,养生模式
大胡子:你是我的小女人,想起来,去北京实习的路上,我同学在大巴车上说的两句话,即使你老的,脸上长满了皱纹,变成了方便面,我也愿意和你泡在一起即使真的有老的那一天,你跑不动了,我会推着你看夕阳。
然后我去紫禁城里过大年参观完毕,然后自由活动时间,就是去宫里随便逛逛,但是回来写游记,查找资料的时候,我发现,我错过了一个活动,就是位于乾清宫东庑的“宫里过大年”数字沉浸体验展。

韩美林展馆
知道韩美林,还是因为在通州临河里地铁站附近,有一个韩美林艺术馆,但是由于自觉地艺术修养不够,每次都是路过。
有一个好消息,北京本地宝推文上看到韩美林艺术馆,凭身份证,可以免费取票参观,年后可以去那里逛逛(没有艺术细胞这个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培养的)。

书归正传,故宫的这个韩美林馆,主要是十二生肖的展览。然后呢今年是农历年猪年,因此猪肯定是主角。看到这一对猪真的很可爱,金猪和银猪。

眼前一亮,看到了我熟悉的东西,小时候的玩具+枕头,这个可真的是童年的记忆啊。

一不小暴露了年龄啊,拍了几张龙的生肖。这个龙,粉嫩嫩的,不吓人。

这条龙呢,就比较霸气了。

这盘里那么可爱的小物件,是一条小蛇被青蛙们包围了。

门口的这只猪,真圆,圆的可爱。

旁边的邮票展,也属于韩美林展览的一部分,也逛了一下。

终于有一个人少的地方,可以拍一下年画了,是不是缺点什么?对,没有横联。

故宫家具馆
故宫家具馆,应该是新开没多久的,虽然不大,但都是精品,建议一定要去看看。

《是一是二图》是故官博物院收藏的一幅肖像名画,图中的主人公就是弘历,即乾隆皇帝。这张图,我没有看到。
是一是二?
不即不离。
儒可墨可,
何虑何思。

仔细看一下,这个有亮点,里面的鱼是活着的,真的在动,鱼缸底部洒满的是珍珠,太奢华了。


这个书房,有这个书房的,才真正的是读书人,哈哈哈。

一把古琴,可惜我不会弹,也就看看,就是会也只能看看吧。










宫里闲逛
逛完了家具馆,就去寻找金瓯永固杯。一出门,看到蓝的可爱的天空,忍不住拍拍拍,可惜拍照技术太渣。


迎着阳光,看看故宫的房顶,房顶上那些装饰用的神兽也是那么的威武霸气的可爱。

你看,那边有一只仙鹤。原来都是从中轴线上直接过去,这次从侧殿走过来,竟然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换一个角度,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





喜欢檐角和蓝天的感觉,但是拍出来的构图渣渣,是谁给我的勇气要拍拍拍呢?

长长的甬道,抬头看看远方的天,越来越小,高大的红色城墙,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不只是空间上的还有时间上的,渺沧海之一粟。

这就是你们心心念念的延禧宫,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关于它的前世今生:延禧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延祺宫。清代又改名为延禧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现在人们见到的一座不伦不类的“西洋烂尾楼”,就是俗称“水晶宫”的延禧宫了。

以前游览故宫的时候,只是看到故宫的宏大,皇家气象,今天不经意的看到的细节,震撼了我,我的老祖宗们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啊。

我觉得这个角度很美,但是我拍出的不太美。

再低头,看看这细节。

这里咱们跟随大胡子的脚步,走近青铜器展。


你看,你看,快看,上面有一只鸟,它好像是乌鸦。

御花园里皇帝纳凉的亭子。

时间过的总是很快,音乐声想起,就是故宫要关门了,一天的故宫游就这样结束了,真的是意犹未尽,应该说,好多地方,都没有细细的去看。


感谢大家听我唠唠叨叨,我去紫禁城里过大年,这个到这里就结束了,我知道各位和我一样意犹未尽,那就去吧,去紫禁城里过大年,别样的一年。
照片拍的很多,删除了大概1/3,有拍的很不好的,还有重复的,还有的我不知道咋介绍的。整理这个东西是一个超级痛苦的过程,我用了大概三天时间,是真的三天时间,除开吃饭、睡觉、上班,然后强制要求自己使用番茄钟,来摆脱手机对我的干扰。
昨天晚上熬夜到1:30,我以为我可以写好,今天早上起来,一上午,又一下午,才算草草的写完,码字真的不容易啊,欢迎大家拍砖,由于历史知识的匮乏,我的介绍仅为胡说,更多的请参考权威人士。

推荐一下番茄工作法,高效而又健康的方法。

这里,大胡子谢谢各位,能看到这里。我是大胡子,靠谱有趣的大胡子。
2019年1月25日15:28于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