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毕飞宇《小说课之两条项链》

读毕飞宇《小说课之两条项链》

作者: 笑笑妈幽情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20:47 被阅读0次
读毕飞宇《小说课之两条项链》

      和人一样,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温度。

      中学时代学《项链》一文时,我便觉得有点阴冷,就像是江南冬天的气候,浓云不开,阳光不来,满眼都是光秃秃的树干。因为玛蒂尔德丢失了她向别人借的项链,她内心的惶恐不安以及后来的艰苦觉卓绝,令我心疼——谁都知道那是一根假的项链,唯一不知道就是故事里的那个她。

    毕飞宇在文中并没有批判玛蒂尔德的虚荣,而是如我这般的心疼。他看到了文本背后的东西——那个时代的契约精神。纵然资本主义有着金钱的恶臭,却也有着高尚的契约精神,且这种精神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就如玛蒂尔德,她为了那项链甘愿用十年的辛劳来偿还,不是做作而是真情,这就体现了有借有还的契约精神。所以,玛蒂尔德不该只被批判。

    如果这个故事的环境换成了当下的中国,那就复杂了。毕飞宇将《项链》中的人物换成了中国人的名字,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教育部的小科员的妻子会没有钱买首饰?即使她真没钱,像中国这样A货遍地的国度,还没有钱去买一个高仿的?既然这样,她肯定也是对A货非常有经验,别人借给她的假项链会辨不出真假?即便这些都不成立,教育部小科员的妻子会去干粗活赚钱?会甘愿用十年的青春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答案都是否定的。

    没有契约精神的束缚,中国的玛蒂尔德完全可以直接买条A货项链归还,然后说你借给我的就是假的,她根本没有毅力用自己的真心去偿还丢失的项链。"中国的玛蒂尔德"才是真正的虚荣!

    因为"当下的中国是没有耐心的。我们热衷于快。我们喜爱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我们人心惶惶,我们争先恐后,我们汗流浃背,我们就此失去了优雅、淡定、从容和含英咀华般的自我观照。没有耐心,极大地伤害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气质。"

    毕飞宇一口气道出了当下中国社会的弊病,如雷贯耳,振聋发聩。难怪读了他很多文章,这篇的温度有点低,不再是春风十里——一旦涉及到民族性的东西,作为文人,承担着对人性终极关照的文人,就会变成深沉的战士,就如鲁迅,用他的文笔呐喊,在字里行将彷徨。

    毕飞宇又说"小说是公器……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想象,在激励认知……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确实如此,他由《项链》读出了当下中国的存在的社会问题,就是做好佐证。

    我们高考考的阅读,可能连作家本人都无法获得满分,但是又何妨,如果不是各种考试逼迫着我们去阅读、去理解,在当下这么光怪陆离、车水马龙唯独静不下来的社会,试问谁会一直保持着一颗安静的心去阅读!

相关文章

  • 读毕飞宇《小说课之两条项链》

    和人一样,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温度。 中学时代学《项链》一文时,我便觉得有点阴冷,就像是江南冬天的气候,...

  • 关于小说和阅读的那些事

    -读毕飞宇《小说课》有感 《小说课》是辑录了作家毕飞宇在南京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

  • 文学的秘密

    —— 读毕飞宇的小说 初次阅读毕飞宇的小说是在《名作欣赏》刊载的《玉米》《青衣》和《哺乳期的...

  • 读毕飞宇《小说课》

    毕飞宇《小说课》,是他在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小说课讲稿,买回来10多天了,今天开始读。鲁迅的《故乡》,汪曾祺的《受戒》...

  • 读毕飞宇《小说课》

    这本书以前也听过,但却一直没有读的契机。这次因为读书群里的书友正在读,粘贴了一段毕飞宇谈张爱玲和鲁迅的段落,一下子...

  • 毕飞宇《小说课》

    今晚讨论的是毕飞宇《小说课》中,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 大家从不同角度解读了“项链”,以及毕飞宇是如何解读的。...

  • 读毕飞宇的《小说课》

    ' 最近傻瓜书僮读了一本好书,这本书好到如何程度呢?……傻瓜书僮觉得已经好到了读了之想说的话说不出来,有些部分只得...

  • 体验阅读之美——读毕飞宇《小说课》

    写作的人必先要学会阅读。 阅读决定了写作的高度,读出多少,才能写出多少。阅读所得之韵味,所作文字之韵味只比其少、不...

  • 小说难写亦难读——读毕飞宇《小说课》

    坦率地讲,我是个不大会读小说的人。这个“不大会”,既是指我不怎么会主动去读小说,又是说我读小说通常都读不出其中的味...

  • 阅读的才华 | 读毕飞宇《小说课》

    这并不是一本讲小说写作的书,而是一本讲小说阅读的书。毕飞宇以一个作家的身份,从阅读与写作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一部部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毕飞宇《小说课之两条项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mn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