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温习了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课程,温习的办法是把课程内容重新写一遍,在打字过程中,文字通过大脑中的神经递质转送到神经末梢,储存在大脑中,储存的时间大概在一个礼拜,一个礼拜之后如果不用就会忘记了,所以要常用温故而知新。
几个月之前我学习过这门课程,现在温习这门课程看到内容属于它能认识我而我不认识它的情况了,现在重新通过写一遍来恢复失去的记忆曲线,记起来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在根据自我的理解重新写一遍有关产品思维中的一节课内容,这门课我命名为“如何用产品思维来找对象”。
1.什么是产品思维
产品思维就是用数据化、专业化的方法来观察事物和人物,有着自成一体的系统方法论。为什么产品思维和找“对象”有关系?首先我们要理解的是,产品服务的对象是人,先理解人的生存需要是什么,我们才能找准人的痛点,和动物一样,狮子为什么会去咬长颈鹿?狮子是为了活下去被迫嘶咬长颈鹿,如果狮子生存条件被满足了也就不会去咬长颈鹿。
人和动物一样,第一需求是活下去,当生理问题解决了,就是寻找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指的是对自己存在感的认知,下来我们来谈谈产品思维具体指的那些方面,才能很好理解产品思维对谈“对象”有什么帮助。
第一层感官层:如果你去相亲过就会知道,男女双方是经过熟人介绍,当见到面,首先是观察对方的外貌、穿着、谈吐,这些都会影响着我们是否继续见面的因素,好比我们现在用的手机、电脑、自行车、汽车等等我们都会看外观好看不好看去选择是否购买一样的,都是通过感官层来决策的。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如果我们去和医生、警察、银行柜员交谈,你体验过的,他们都是自带“角色”的语言和你说话的,所以你在相亲的中,你是带有自身角色定位去交谈的(也就是所谓的立场)。
第三层资源层:资源层很明显就是指人脉和财产,不过资源里还包括精神层面。
第四层能力圈
第五层对存在感的定义:我们把第四和第五放在一起来说,能力影响着一个人对自我存在感的认知,什么是存在感?就是他对他自己为什么而存在到底是怎么感知的。什么状态下,他的存在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什么时候他让他不爽或者烦躁?
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你观察一个动物它的情绪、不安、焦躁都是因为生存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狮子为什么要去咬长颈鹿,其实狮子也很吃力、很勉强,但是必须厮杀下去。因为饿,因为生存条件不满足,生存的需求在驱动它。如果它吃饱了,它才不会这么费劲。
所以一个人为什么奔波、焦虑、不安,机关算尽?其实是因为他的存在感还没得到满足。
动物其实只要生存条件满足,它就很愉快了。
但是人和人又是不一样。
有的人能够在一段关系里得到满足,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夫妻之间是爱人的关系,女方对自我存在感是清晰的,丈夫给了妻子足够的确认感,妻子得到满足。其实很多女孩子都是这样的。
但是有的人,如果只能够在一段关系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是远远不能满足自己的。他需要在职场、在行业、在社会影响力中,看到哦自己的存在感,看到别人的重视。其实很多男人是这样的。
所以,就像生存在驱动动物去奔波撕咬一样,对存在感的寻求,以及不安全感,也在驱动男人、女人思前想后、废寝忘食、找人找事找钱,去满足自己,去确认自己的存在感。
动物在嘶咬中强健了自己的体魄,而人在不断强化自我存在感的左冲右突的过程中扩充了自己的能力圈。
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最内核的是存在感,它的外面一层是能力圈。
如果一个人的存在感满足了,其实他的能力圈就不会在扩充了。就好像说好多女人结了婚就不在化妆了,男人满足了就不奋斗了是一样。
因为扩充能力圈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想狮子为了吃饭去杀长颈鹿,其实它挨打也是极其痛苦的。
2.五层重点回顾
现在,我们再把一个人从外到内的五层在回顾一篇。
最外层是感知层,是你看到一个人的样子、他的相貌、举止和着装。其实当你看到这个人的时候,你要知道有一部分是天生的,有一部分其实角色化的产物这是第二层角色框架层。
在角色框架层的再往里的第三层是资源结构层,资源不只是大家一般都会认为的人脉和财产,还包括一个人的精神资源(平常的爱好和业余兴趣)。
在这个资源结构层再往后的一层就是能力圈,在能力圈的里面就是这个人对自己存在感的感知。
所以,如果你明确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你就会不断改变自己的能力圈,改变自己的资源,然后甚至改变自己外在的样子。
当你知道了这些产品思维方法论,在去找对象是不是看的更远了,不会一上来就问人家有房子、有车这些表面的东西,而是用产品思维(都是套路),看的更长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