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曾国藩学修身齐家
“熊孩子”,要从根治起!

“熊孩子”,要从根治起!

作者: 拙诚学堂 | 来源:发表于2018-05-25 14:31 被阅读0次

    层出不穷的“熊孩子”

    “熊孩子”又惹事了。前不久,一个熊孩子用钢针扎破了超市的41袋米面,超市情急报了警,当熊孩子的父母赶来,也只有无奈地将米面全部买下搬回家……

    说到“熊孩子”,很多人都有想吐槽的点。比如,口红被当成蜡笔,对长辈全无敬意,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作为借口,要求他人无条件原谅自己孩子的过错,甚至以“发挥孩子的天性”为理由,毫无管束甚至推波助澜地让孩子肆意破坏。

    在网上搜索“熊孩子”一词,就有高达2000多万的搜索结果,可见大众对于“熊孩子”的讨论已处在风口浪尖的位置。

    有关“熊孩子”的新闻报道也屡见不鲜。

    前段时间,在重庆主城区,就有“熊孩子”被困电梯内,原因竟是因为他向电梯按键处小便导致了电梯故障。

    难道这位妈妈在平常的教导中会告诉女儿“如果妈妈吃了你的糖果,你就必须原谅我”吗?应该是没有的,不然她也不会去问孩子会不会生她的气。

    可是小女孩为什么会选择强忍着泪水告诉妈妈没有关系呢?

    视频的末尾告诉了我们答案,只是因为“我爱你”

    正因为小女孩懂得了换位思考,懂得了爱的含义,懂得了亲情的重要与分享的意义,才会说出这样的暖心的话语。

    而视频中这位母亲的做法,也是我们中国很多“熊家长”应该学习的:

    第一,她将孩子当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每一样东西的所有权。

    第二,她能主动向孩子承认错误,并且寻求补偿方法。

    第三,她毫不吝啬对孩子的赞美与爱意。

    只有在一个有着正确价值观和充满爱意的环境下成长,孩子才能够向世界表达出她的善意与热爱。

    传统文化对孩子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就有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见从古时起,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生活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影响。

    我们从小熟读的《三字经》《弟子规》,还有课本中出现的《论语》《孟子》等,其中都蕴含了“以仁为本”的思想,古人之所以那么注重“仁、义、礼、智、信”的行事准则,这是因为从小接触的国学教育对他们的耳濡目染。

    可如今,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与分数,素质教育的理念成了一纸空谈,那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使人明理知礼的国学精粹成为了一个个苍白的填空题。孩子学习是成绩上去了,却也失去了热爱生活、尊重万物的本真。

    “熊孩子”们对公物的肆意破坏、对亲人的冷淡疏离、对陌生人的自私放纵,归根结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缺失良好的家风家教熏染,没有形成完善的价值体系,也没有拥有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拙诚学堂”的使命

    “拙诚学堂”作为中国少儿家庭国学教育领导品牌,如何使孩子成为一个“读书明理之君子,经世致用之人才”,这是“拙诚学堂”一直在为之努力的目标。

    “拙诚学堂”国学讲师罗皓说道:“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所谓“国学班”,基本上都是采取读经的模式,让孩子们穿着古装,摇头晃脑诵读古代经典,读经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过于重形式化和表演性,孩子们很难有真正的受益。退一步说,就算通过读经,让孩子懂得“孝”,回家能帮家长做家务或者帮妈妈洗脚,这多半是遵循老师的命令,而非发自内心的体悟。


    拙诚学堂的理念是,既教孩子,更教家长,营造出亲子同修,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的氛围。以培养“孝亲”为例,除了让孩子们懂得“孝”的真谛,更让家长们带头为孩子做榜样,“孝”某种程度上是孩子“效仿”家长,爸爸妈妈是如何孝敬爷爷奶奶的,自己的孩子同样就会如何孝敬自己。这才是一种“家风”的营造,而不只是对孩子知识的灌输与道德的绑架。在具有良好家风中成长的孩子,再“熊”也“熊”不到哪里去的。

    让我们一起加入“拙诚学堂”,让孩子和家长都由“心”出发,真正的热爱并呵护这个世界,不做“熊孩子”和“熊家长”,成为有“根柢”的中国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熊孩子”,要从根治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tu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