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叶小键
我们可能都有听过前Apple CEO Jobs 在哈佛有名的演讲,其中有名的金句就是《求知若渴,求智若愚》。
如果说Jobs是公认的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毕业演讲第一名的话。
这本《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被《时代杂志》认为是“对知识分子最后的演讲”,并与乔布斯的演讲一起入选“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毕业演讲”。
这是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2005年在肯扬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从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平常之事入手,讨论如何摆脱生命中的重复单调,获得内心自由,保持意识的清醒鲜活。
如同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说的,日常生活就是一种修行。
因为日常生活就是我们的本身,既绝望又禅意。
每件事情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也因为这样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与想法产生。
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情,不要以第一印象来判断看到的事情。
你会得到不同的答案,那么这个答案也许会带你走向更好的地方。
接下来,我就自已阅读后有感受的地方与您分享:
01
人生会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你做了什么,而指引你去行动的就是有效的思考。
有效的思考让你可以选择过怎么样的人生,而非在面对日复一日的日子里失去自我。
平凡单调且日复一日的辛苦工作,会让人失去自我决定的能力。
面对人生,日复一日的重复单调的日子,为家庭,人生,事业,工作打拼。
回头去看时,你可以发现什么呢?
我们都在这个人生的路上,努力想让好运跟着自已,还有想要自已可以掌握思考的主控权力。
这个是一个另类的故事,全书很短。但是当你阅读完后,你会有如吃颗超凉候糖一样,感觉到凉凉的感觉。好比吃一个提神醒脑的药丸,让自已的头脑清醒一下。
这本《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其中困难是指是因为你不曾想过它,关注它。
而简单则是指是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换个角度想。
如同"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个意思,这本书则是"学习思考,再思考学习"
02
富爸爸的作者 罗伯特·清崎曾说到:“生活会推着你转变。“
你要运用大脑去思考所学习到的这一切事情。
当你的生活中,遇到某些事情让你感觉到也许不开心,不快乐,不顺利。
但是这个也许是一个机会,让你停下来好好的思考,我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
生活有如使用手机一样,你离不开手机带来给你的方便。
但是手机不停的刷屏也让你失去大部份的时间。
当有天手机故障无法使用时,也许不是坏事。
不用生气,这时可以重拾阅读某本书,体验阅读的乐趣。
也许你发现了另一个美好的地方。
因为阅读或是思考,而改变我们原本的思考想法,让我们得到不同答案。
而知识跌代就是在建构自已的知识体系。
思考教育本身的意义,或是思考教育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改变。
终身学习不是口号,是一个行动,动词。
教育本身的意义在于让你学会如何思考。
现在我看了这本《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觉得可以运用学习而来的讯息,组合而成自已的知识系统与架构。
比如黄金思维圈的方式,为什么会这样,这样是什么造成,如何达到这样的目的。
03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提醒我们,日常生活就是我们本身,既绝望又禅意,而要“在繁琐无聊的日常中,日复一日地保持自觉与警醒,困难得不可想象”。
每天日复一日的起床,下班回家后,在家放松一下,看个电影,追个剧。
时间又到要休息了,明日张开双眼又是新的一天,但是一天又过了。
并没有为自已留下什么有能量的累积,去更好的面对明天与未来。
下班回家时还是忍不住的要玩手机或刷屏,而没有花点时间学习提升自已。
这是因为在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中渡过每天,保持自觉与警醒是一种修行。
你想要获得有效的成长,就是现在想的不一样,才会有可能造成成长。
因为现在的情况是以往的想法所造成的,唯有当下想的不一样,或是换个角度想,未来才有可能不一样。
而我们在应该要活在未来,不是在过去。
因为过去所有的经验都是更好的帮助我们成就未来。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是什么?
我觉得是学习思考且遇到状况时可以换位思考,让自已得到更好的答案。
如果说这本《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如果是让你看待事情会有不同的角度的话,那么《一个人的朝圣》就是让你坚持追寻自已目标的旅程。
让你坚持追寻自已目标的旅程,走心的推荐《一个人的朝圣》
朋友,你右脚鞋子已开口笑了,还要走吗?
网友评论
思考与行动合起来是执行或是实作等名词,如同阅读后有写作一样,把养分吸收为自已所用。
若有心得的话,也很期待可以分享与我们知道。
这本书是我目前看过唯一一本一口气看完的书。还记得书开篇的小故事,大鱼不明白水是什么,更不知道水怎么样,而实际它们一直都在水里。(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这样)
不禁想起自己的生活,前不久,和一个朋友在讨论宿舍环境。他说他住的地方还算繁华,问我宿舍附近交通便利不,好不好走,是水泥路还是泥土路。
那时我竟想不起来,那条天天经过,却没放在眼里的小路,究竟是什么路,后来回宿舍,专门留意了一下,原来是一半泥土一半水泥,顿时哭笑不得,原来每天一直做的事情,居然一点都没有留意。
不禁联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记得以前还没出社会,一放假,在家里闲呆着,父母总会准备好吃的,烧好热水,叫唤我们去享受这一切。
而我们基本不怎么放在心里,可以说从来都没有特别的留意,更不用说时刻谨记父母的好,以后涌泉相报。
后来自己工作了,一年回一次家,一回家,发现自己受款待了,这种感觉真惬意,父母的好忽然显得很大很大,其实一切都没变,他们依旧像以前一样好,只是被我们视而不见罢了。
又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曾经有一段时间,几乎是陷入机器人的状态,每天机械地生活,起床,上班,吃饭,下班,玩手机,睡觉。日复一日,除了年龄变大,似乎一无所获。
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机械的生活,让大脑也停止了思考,就像一位朋友说,我问她为什么读大学,她说,她也不知道,可能是时间推着她走,她就自然地走了,该上学就上学,该工作就工作,没有自己的一点想法在里面。
想想确实有些可悲,生活就像一场肥皂剧,不断的复制粘贴,却了无生气。
希望我们都能走出这个怪圈,多点思考,多点不一样的色彩,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该怎么去做,而非一具没有想法的木头人,任时间控制,没了自己的轨迹。
感谢分享,小键的文字一如既然的真挚、细腻、干货满满❤
以前富爸爸这本书很红,我还去买了富爸爸贩卖的金钱游戏。
和朋友一同的玩这个游戏,了解到逃脱财务自由是如此的重要。
时间过去了,还是一样并没有什么改变。
因为除了知道这件事不会改变什么,而是要践行。
加入简书写作后,再次的拿起书本来阅读,且应用在生活工作中,发现会有一点小小的不同。
不同的地方在于你坚持去做某件对自已会产生正能量的事情。
也许是成长很慢,但是还是在前进行走中。
我想坚持写作是一种成长的表现,也是一个对自已有正能量的影响。
这本《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给予我们面对事情有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目前已有了小孩与家人,那么会去思考可以给予什么小孩或是家人。
金钱永远是不够的,但是并不会有效的帮助他们。
我觉得是引导留给他们做出对自已有正能量的事情,
正能量的事情我觉得就是阅读思考处理后再输出践行这件事。
生活是一场电影,主角与场景都会因为时间的推动而慢慢的上场。
我们就是人生这场电影的导演,怎么拍有什么故事都在心中。
生活的记录片,在你掌镜那刻已经开始了。
而素材就是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祝福我们都因为有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而生活的更加的富足。
谢谢
1. 针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产生不同的想法,这些想法对于他从中能够有多少收获,对自己未来有何种帮助,都会因人而异。所以提高自己的认知很重要。
2. 每天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舒适区域,不肯从中走出来,因为会很痛。但是正如叶小健所说,这样的生活并没有为自已留下什么有能量的累积,去更好的面对明天与未来。
3. 现在的境况由过去的想法造成,现在的想法又会造就自己的未来,而我们在应该要活在未来,不是在过去。因为过去所有的经验都是更好的帮助我们成就未来。作者这个观点很受用,值得用心思考。
因为简单的事情,重复的坚持下去,且做到极致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而开始践行就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