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先验统觉

先验统觉

作者: 夏虫未知冰 | 来源:发表于2018-09-02 23:45 被阅读0次

先验统觉作为一种功能的本质在于:它是思维主体在先天地“综合统一”直观杂多为意识的对象的同时,把自己的意识即自我意识实现或产生出来的功能。

感性所提供的材料,知性通过范畴加以把握,所以经验得以可能。可是对于感性所提供的材料,只不过是时空中相继的序列,比如一棵树,我们看到的只是在不同的时间里,树随风摇摆所闪现的一幅幅画面,那么我们凭什么将这一幅幅不同的画面都理解为这棵树呢?用康德的术语来说,一个对象是如何从感性序列中产生的。在这里,康德提出了先验的统觉。

先验统觉有这样三种行为:直观中的把握性综合,想象中的再现性综合,概念中的认知性综合。分别对应着在直观中把握到对象,在想象/回忆中把握到对象,以及在对概念的推演中把握到对象。

而康德的阐述思路大致都是:既然我们已经能够通过直观/想象/概念把握到了对象,那么我们就必然会具有如此这般将诸多材料把握为一个对象的能力,即先验统觉。

以上方式可以用来分析“自我”这一概念。对于“自我”,我们会有很多不同的经验:对于当下的自我,我们可以看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我们可以感受到某处的疼痛;对于回忆中的自我,我们可以通过当初的照片看到当时的模样,可以回忆起一段时间以前自己的行为等等。在这所有的经验中,通过感性所提供给我们的无非是:身体部位的外貌,疼痛的刺激,以及作出行为的图像,倘若仅仅如此,那么“自我”仅仅只是这些感性的杂多,永远也无法从这些杂多中看到作为一个对象的“我”的存在。然而事实上,即使是直观到的材料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幼时的照片同现在已经有明显区别,可是我们仍然能够将这些感性材料都归摄到一个同一的“自我”概念之下,这便是先验统觉的作用。

通过感性所获得的关于“自我”的材料,称之为“经验自我”,而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对象来被理解的,称之为“先验自我”。何谓“先验”,即是不依赖于经验。这个“先验自我”,乃是不依赖于任何关于自我的感性材料的,并且是先于一切直观材料的。所谓的对象,并不是如经验论所陈述的,是各种感性材料的单纯集合体,而是在各种材料产生以先便已经存在的。在这里,已经能隐隐的感受到了对先验现象学的召唤。

相关文章

  • 先验统觉

    先验统觉作为一种功能的本质在于:它是思维主体在先天地“综合统一”直观杂多为意识的对象的同时,把自己的意识即自我意识...

  • 先验想象和经验想象

    统觉有两种,一是基础的统觉,一是经验的统觉。 基础的统觉,依靠先验的、生产性想象力。因此,想象力是先于统觉而存在的...

  • 意识的形式直观生产符号

    意识之所以能完成意义的最低完整度要求,是因为意识具有先验的获义能力,基于对事物呈现的感知,通过先验的统觉能力,将呈...

  • 哥白尼式革命

    刚刚听了张汝伦讲《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演绎的统觉的先验统一部分。 他提到了笛卡尔和休谟的经验主体概念。唯理论代表笛卡...

  • 统觉论

    统觉论既可以归为教育学的范畴,又可以归为心理学的范畴,它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

  • 形态体态 TTJ

    狭部 - 櫃壑堡统觉/动觉 - 映物呼吸知觉/醒觉 - 觉昧觉性 Ⅰ 融流仪间渠 分化/统克Ⅱ 池魔梏兑驱 比度...

  • 45直觉和统觉

    格特弗里德莱布尼茨,感兴趣的是每一种直觉是如何有许多无限小的直觉组成的,他称其为“微小知觉”。 莱布尼茨和艾萨克牛...

  • 统觉和共现

    形式还原使对象片面化,简单化,那意识如何使符号对象有序化、完整化,从而形成意义呢? 答案是意识的统觉和共现能力,共...

  • 第32节 先验逻辑(原书第二部分导言)

    (2)先验逻辑 先验逻辑就是先于经验的逻辑,不依赖经验,不依赖感觉,先验逻辑专门研究心灵如何思考如何运作。 先验逻...

  • 生活的意义2

    第4节,童年对人生的影响。作者认为,在我们儿童时代,就会利用一张固定的统觉表来观察世界,这个统觉表会赋予生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验统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vv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