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智慧

作者: 橡树岛 | 来源:发表于2021-05-06 22:32 被阅读0次

1、去除邪念

守护自己的心念,相信正念的力量,努力修习,明心见性,时时刻刻保持自我觉察,排除邪念的干扰。虽心念上要灭度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但其实没有众生被灭度。

2、度众生

修行者虽然发心度众生,但实际上是无法度众生的,众生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度。修行者高尚博爱的心念希望能够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实质上是一个自度度人的过程。

3、无为布施

布施要离开布施相,不执着于表相去布施,没有布施想法的布施将福德无量,是谓无为布施。

4、见如来

凡所有相皆属虚妄,见身相非身相,即见如来。

5、河渡舟弃

不应该执迷于佛法的表相,也不执迷于没有佛法的表相,不要有任何执着,包括对待佛法。河渡舟当弃,对佛法尚且如此,何况非佛法。

6、上法来自感悟

法无定法,语言文字都无法完整、准确、详细、完美地表述至高无上、大彻大悟之法。语言文字一定是有局限性的,至上之法是对修持感悟的觉悟,语言文字等等都无法圆满地表述。

7、得般若智慧

有相布施,只能得福德相,学经悟道才能在明心见性上获得般若智慧。

8、修持的目的

修持的目的是应无所住,生成空灵洁净的心念。

9、名相

一切修行过程中的等级,别人冠以的名号,各种名称也只是用来方便解说和沟通,都是一个名义罢了。

10、佛

脱离了所有的相,就叫做佛。

最高的智慧是能够洞悉因果,事情的前因后果了然于心,不因事情的存在与发生而产生情绪上的表现,保持内心的平和,不被他人、环境、心念、情绪所影响。

只要心中还存在爱恨得失取舍,就是没有守护好心念,就不是真正内心的平和。

做事不应该因为要得到什么、达到某种目的而行动,如果非要有动机的话,那就是以有利于一切众生为目的。

11、自度

发心帮助天下人,一定要认识到帮助别人,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他们的内因,其实是被帮助的人自身因缘果报在起作用。

12、修行勿取真经

得道、得法、得智慧、都在于修行感悟,根本就没什么秘诀。“修行勿取真经”,修行来自于学习、用功。精进、感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13、如来

如来,是说即使你认为得道、了法,也无法实际地展示或表现出来,但法又真实地存在着。因此,这种仿佛来了、又仿佛没有来的状态,我们勉强称为如来。

14、心念

实际上,世间就是由各种心念所形成的,但是过去的心念已经过去,现在的心念、在说现在的瞬间也成为了过去,未来的心念还未可知。因此,心心念念都是非心念,名曰心念而已。

15、说法

即使是至高无上、大彻大悟的大智慧,也不过是一些说法,佛法本无分别,那只是一种大智慧的状态,无法具体言说,修行悟道成就了这种状态。说法本质上也是无法可说,也只是在描述说法要说的内容和状态。

16、福智

坚持学习,修持诵读,为他人讲解,不在多少,这样真心实意的修持学习感悟,要比大量的财务布施,能够得到的多得多。

17、平等心

学佛之人和佛一样不应该生起“灭度众生”的念头,因为众生平等,不能对立“我”、佛与众生。

18、总结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相关文章

  • 学习并实践《能断金刚》,感悟财富密码(1)

    智慧从何而来? 书中《第一章智慧从何而来》告诉我们,智慧来源于佛教古老的智慧经典《金刚经》。《金刚经》的核心思想是...

  • 日更|第16天:说好的幸福呢

    【今日学习】 一、走进佛学 13 | 破相:两个字概括《金刚经》 1.《金刚经》教给人无坚不摧的般若智慧,这种智慧...

  • 万物的潜能

    麦克·罗奇格西所著的《能断金刚》,这本书的智慧来自《金刚经》,而《金刚经》的智慧从经书本身不是那么容易获得。...

  • 反省日记  第79天  赵甜

    最近看了关于《金刚经》的文章,从一个公众号里面讲的,有关于陈坤学《金刚经》,《金刚经》给我们的智慧和启迪是什么? ...

  • 金刚经说什么2/3

    金刚经说什么2/3 文:Recycler 130/340.9430 55.【《金刚经》所讲的,是智慧透出来以后的一...

  • 《佛陀的智慧》读书笔记P196-205

    阅读内容:《佛陀的智慧》第196-205页 从这里开始,进入《金刚经》正文内容。 《金刚经》全篇,包括题目和经文所...

  • 【金刚经智慧】

    要想收获,必先播种! 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 学会耐心等待!持续关注! 方能无中生有!

  • 金刚经智慧

    1、去除邪念 守护自己的心念,相信正念的力量,努力修习,明心见性,时时刻刻保持自我觉察,排除邪念的干扰。虽心念上灭...

  • 2020-11-10

    **修行的时候要福慧双修,慧就是智慧,《金刚经》的智慧。明白这种智慧还要做事才是真修行。 **慧就是听经,从善知识...

  • 【南怀瑾老师】佛说的“实相境界”是什么?

    佛说的“实相境界”是什么? 本文摘录自 《金刚经说什么》 我们讲《金刚经》开始,就解释了般若智慧,一共有五般若,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刚经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wd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