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发烧,淋巴结肿大,今天带她去东区儿童医院看病。
医生简单的检查后,需要进一步做彩超和血常规检测。
当妍知道要扎手指采血时,担忧又害怕。从四楼往二楼检验科去的路上,我一直抱着她。
妍趴在我肩上,低声啜泣:“妈妈,我不想扎手指,疼,我害怕……”
我紧紧搂着她小小的身体:“妈妈知道,妈妈一直在你身边,妈妈一直陪着你……”
妍环着我的脖子:“不能不扎手吗?我不想扎手,呜呜……”说着,又哭了起来。
我拍着她的后背:“妈妈特别爱你,妈妈会一直陪着你。”
几分钟的路程,妍不停向我诉说她的恐惧和害怕,我耐心聆听,认同她的感受并重复我特别爱她,会一直陪着她。
走到检验科门口的时候,妍抬起哭的红彤彤的眼睛,有力量的看着我说:“妈妈,我扎右手指,因为我习惯用左手拿东西。”
我笑着赞赏:“当然可以,这是个很有智慧的决定。”
排队到我们的时候,我坐在凳子上,妍虽然害怕,但是还是特别勇敢的走到我怀里,伸出手,扭过脸……
取血完成,等结果的时候,我对妍说:“妈妈特别的爱你,妍知道这个检查对于了解你身体的情况特别有必要。你在特别害怕的情况下还能做到担当,不逃避,你是个非常非常勇敢的孩子。妈妈真为你骄傲。”
妍吸着哭的通红的鼻子,羞涩又幸福的笑了。
看着周围大大小小的孩子,形形色色的家长。有的连哄带骗,有的连打带骂,有的几个人抱着夹着,还有的让医生帮忙吓着威胁着……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生病、看病,这种事情应该会经常发生,这一次如果哄骗成功了,下一次还好“得逞”吗?孩子小一点你能抱住夹住,那他长大你还能“摁”的住吗?
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也还是害怕打针。因为从小到大,我也是被家人们哄着:“打针一点都不疼,跟蚂蚁夹一样。”可是我就是觉得很疼啊,而且,没事我为什么非让蚂蚁夹我呢?所以到现在,我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吃药绝不选择打针。
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他发生的原因。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生病又意味着什么?生病以后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怎么样病就会好得快?又怎么样我们就能不生病呢?
很多人说,跟孩子讲道理,他根本都听不进去,还不如直接强制执行。我们总说孩子不听我们的,不尊重我们,就看病这件事,我们给过孩子尊重吗?尊重过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病情、病因、治疗方法。如果有可选择性,我们让他们选择过他们可接受的治疗方法吗?
和孩子一同成长的路上,无小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