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乃身之宝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在其纪实作品《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在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停留四年之久)中,阐释他的恩师莫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如何看待死亡”这个问题时说过,“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作好准备,我们也就学会怎样生活”。
这说明,学会如何面对死亡,我们就能活得更好。
《最后的期末考》这本书,就是通过一个医生的角度,来给我们诠释:面对疾病或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该如何看待生死,如何生活得更好,而这些如同医者面对严苛的“期末考”。
《最后的期末考》一书主要讲述的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求学和训练过程,探讨现今的医学教育如何过度偏重克服死亡的知识,抹煞病患的人性面,使得医生疑惧死亡,并不自觉地从濒危患者身边逃开或无法开口和病人及家属讨论不客观的病情。但是,当医者深入理解自身的死亡焦虑后,他们会看到治疗的真正意义以及那些比治疗更重要的事情:陪伴病人和家属、聆听他们的感受、缓解他们的痛苦。
《最后的期末考》这本书的作者是亚裔美国人,陈葆琳。美国著名外科医师,畅销书作家,《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毕业于哈佛大学,在耶鲁大学、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完成外科训练,后任职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并于1999年荣膺该校最杰出医师奖。陈医师对现代医疗中关于生死的追问发人深省,其作品曾入围或获得美国国家杂志奖等多个奖项。
对于生死的追问,无论是医者还是我们普通人,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活得更好。从医者角度来看,对病人的临终关怀可以缓解自身的死亡焦虑;更多的治疗并不一定代表更多的爱;接受自己终将死去的现实是最艰巨的任务。
1.医者可以做好临终关怀
陈葆琳在书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大量案例告诉我们,医者可以做好临终关怀。哪怕是工作压力大,人们的观念不同,亦或是时间紧任务重来不及去做,但只要拥有一颗关爱的心,病人和家属都是能感受到的。
就像她收到病人凯的儿子汤姆写来的信时,那种复杂中带有些许心安,遗憾中又略带伤感的感觉,即是自己对临终患者所能做的事情。医者的一句问候,一个电话,甚至一个微笑对于患者来说都是美好的,温暖的。
因为我们对死亡的忌讳,甚至对这个词都不愿谈起,医生在和病人和家属沟通的过程中,就会刻意去回避不好的情况,这种通过隐瞒或避而不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是在逃避。
医生和家属,甚至是病人都是在逃避,逃避责任。
这种逃避从医者的角度来说,原因很多,但真正的临终关怀即是告诉病人和家属实情。只是如何说出实情,是个难题。
但不管怎样,客观理性的分析病情,并告知病人或家属是医生的职责所在。
2.更多的治疗并不代表更多的爱
正如书中所说,治疗是医者按照他们正确方式来操作的行为,使得死亡不再是自然的现象,而是成规偶尔出现的偏差。
陈葆琳在书中讲述一个食道癌患者的离世过程,心存愧疚和自责。但最后的问题归结为设备陈旧。这种看似没有医生责任的说法,并不一定就是真相,而治疗真相更多的是指向医者的内心。
另外,陈葆琳还阐释如何治疗才是有意义的,特别是癌症患者。
在她看来,更多的治疗并不一定就是爱。因为更多的治疗带给病患的是痛苦,且是人为地延长痛苦时间。
只是现实情境下,家属和医者面对病人的疾病,“不作为”是做不到的,哪怕是没有意义的治疗,他们也要做些。因为只有做点什么,他们的心才会安宁,且这样的行动给人带来错觉“万一好了呢?”,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家属在病患最后的生命里依然在“积极”治疗的主要原因。
这种“不肯放弃”其实就是不愿意面对死亡,更是不接受死亡这件事。
其实,最好的做法是听从患者自己的安排,因为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也是在体现爱。
3.真正接受死亡这件事很难
真正接受死亡这件事,可能需要一辈子,因为很难。
正如弗洛伊德说的“潜意识里,我们每个人都坚信自己不会死”。
医者只有接受自身的死亡焦虑,他们才能在工作中做好治疗和临终关怀,因为这些都是在正视死亡基础上完成的。
陈葆琳在经过多年的“锤炼”后,看到自己如何做才能成为真正的“疗愈者”。于是,她开始主动陪伴一些即将面对死亡的病人和家属,和他们在一起久一些;她愿意聆听患者临终的感受,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温暖;她主张对于临终病人以缓解疼痛为主,而不是要执着地想着治愈疾病。
正是这些对生死的追问,以及对自身工作理念的转变,陈葆琳通过了她的“期末考”。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这个生命终点的严苛考,能否通过,全靠自己。
《最后的期末考》这本书,虽然是说一位医者所著,但其中的内容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如何面对死亡。
面对死亡,我们可以做好家人或朋友的临终关怀,也可以作为病人家属来选择如何治疗才是正确的,且有意义的,还可以通过接受自己终将死亡这件事来决定接下来如何活好。
当我们真正接受死亡后,我们就会开启不一样的生活,那样的生活会是美好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都应该看看《最后的期末考》这本书,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如何面对生死。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