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17——田颖
读完这本《绘本之力》,三位大师的演讲以及讨论都让人如醍醐灌顶,但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柳田邦男先生在《绘本之力》里,发表了名为《与生命共鸣的绘本》一文。在文中他说道,柳田邦男先生57岁时,25岁的二儿子自杀了,他完全陷入了抑郁的状态,感觉到自己的生存方式全部都是错的。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状态中,有一天他不知不觉的来到了书店的绘本专柜,他想起在孩子们小时候,自己和他们共读绘本的场景,他就开始寻找记忆中的绘本。当他把这些过去的绘本都买回家后,他一本一本的读着,渐渐的,他的心灵得到了愈合。
![](https://img.haomeiwen.com/i21990694/bfbae9e9dd127b84.jpeg)
于是他才最终写下了一段著名又动人的话:“人到了后半生,更应该总是把绘本放在身边,慢慢地、用心地阅读。在只顾工作的奔忙中遗忘了的那些珍贵的东西——幽默、悲伤、孤独、相互扶助、别离、死亡、生命,会像烤画一样浮现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1990694/f6f2c5ab251a0e43.jpg)
这段话写的真好,柳田邦男先生提出“人一生应该阅读三次图画书或故事书。可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人只在孩提时代,以及为人父母时才翻开阅读过图画书或故事书,孩子长大后,大家就不再接触这类无用书,让这些图画书或故事书静静的躺在角落里被遗忘,甚至这些书早已成了压箱底的一堆纸或是书柜的摆件儿,让这些不曾落在床头的书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难道人一定得遇到一些事情,走进一段死胡同,才能想起曾经慰籍过我们的那一幅幅清新自然的图画、一段段引起情感共鸣的话语吗?在漫漫人生旅途,大家肯定都有很多个难以入眠、辗转反侧的夜晚,不管生活多苦多难,只要有能让我们静下来的力量,不管是隐居于山林里修身养性,还是身居闹市挑灯夜读都是让我们心灵得以滋养的好方法。
网友评论